说起印度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算是中国的“老朋友”了。原来也没少找麻烦,总是觊觎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非得招惹我们,最后被解放军打的差点首都都没了。
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印度还是贼心不死,总觉得自己还能再折腾一下,前不久又准备购买一些船只,用来支持军事行动,名义上是用来保证自己国家的边境安全。
印军对自己的招标内容也不藏着掖着,主要的采购目标是快速巡航艇和登陆艇。其实倒也不能怪他们急于购买此类船只,毕竟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多次。中印的班公湖冲突给印度留下了不小的阴影,也让印度意识到自己边防部队的水上机动能力的欠缺,所以这才会发布招标文件,采购舰艇。
印度此次采购的船只基本都部署在巴基斯坦边境和孟加拉国的边境上,所以还上升不到中印两国的边境问题。小小的战略部署虽然不针对中国,却因中国而起,几年前的班公湖冲突上,我国西海舰队的解放军就是凭借着高速巡逻艇合作解放军边防部队,将印度军队包围了起来。
水陆军队的合作让印度陆军也开始重视水上舰队建设,频频向国内造船厂招标,数十艘快速巡逻艇和小型的平底运兵船出现在了班公湖上,这也算是从失败中成长的一个典型案例吧。
印度加强自己在班公湖的水上力量,很明显还是针对中国,印度媒体公司火上浇油,将印军在班公湖上的训练视频发布出来,似乎是想告诉全世界印度有了改变班公湖局势的能力,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只要认真地分析印度媒体放出的视频和照片,就可以看出印度军队在班公湖上部署的船只,并没有结合实践,发挥出船只该有的作用。几十艘小船只能当作运兵的交通工具,不具备任何作战能力,如若遇见火力交锋,依靠的仍然是士兵身上的枪支弹药。所以印度军方只学会了皮毛,根本没有学到水上作战的灵魂。
只要足够了解解放军的西海舰队,就能明白什么才是强上加强。西海舰队拥有928系列的三款巡逻艇,其中两款都配备了大口径机枪,另一款除了有机枪还有遥控武器站。武器站配备的重机枪都比以往的性能有所提升,如若中印双方再次交战,在班公湖上,印度仍然没有优势。
印军学习解放军,在班公湖上部署更多的小型船队,使得他们兵力的调动更加迅速和便捷,在军事行动中这一点的确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跟解放军比起来,印度军队的调兵能力仍然不占优势。
印度军队都知道亡羊补牢,解放军更是比他们多想一步。既然印军已经利用了班公湖东西狭长的特点,进行非法越境,解放军自然也会想出对策,解决印军给我们带来的困扰。
班公湖冲突结束后,解放军根据班公湖的特点,在中部的窄处修建了两座桥,两座桥的修建就是应对印军越境问题的。其中一座桥是足以通过一辆轻型坦克的,至此解放军的水上调动能力仍然压制印军一头,我们不仅可以在水中调兵,还可以加强湖泊两岸的调动能力。
两座桥是在短时间内建造起来的,至于安全性和长久性的问题我们不考虑,但只要知道修建在最窄处就是为了防止印度船只从此进入宽阔的班公湖东部,我们在这里部署几艘巡逻舰,架上几挺重机枪完全不是问题,印军也只能在这个屏障前望洋兴叹。
班公湖的中段是属于中国管控的,解放军在岸上和水上都部署了兵力,印军即使想掀起风浪,也无奈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而且班公湖的地形复杂,中印两军如果打起来,也只是在山脊和山口。湖上的舰队不是主力部队,主要是为了与陆军打配合。印军的模仿也是为了应对解放军的水陆联合,并没有真正想出克服解放军这一战术的办法,所以中方仍然紧握主动权。
在印度军方还在效仿的时候,解放军已经想好了万全之策,不仅有水陆军的联合包抄,还现任了一套完备的监控体系,除了设立哨所还有无人机侦察。印度军方的一举一动都在掌控之下,只要他们有行动,解放军也能及时地做出应对。
所以在战略战术上,印度军方人员差着解放军一大截,“包饺子”战术我们可是祖宗,我们早把这一战术运用的炉火纯青了,所以印度还是打消了对中国的各种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