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网上突然传出北京取消中考了。
吓得我一激灵,赶紧去扒信源。
找了一圈,发现消息来自于某位家长。这位家长说他是在家长会上听到一位老师亲口所说。
然后大家就开始互相传,说北京门头沟区要取消中考,直升高中。
2024年8月份,相关部门确实在一次大会上说“门头沟区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可以不用中考,提前进入'1+3’纵贯培养的课程体系”。
看到这儿,整个传闻基本上清楚了,其实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所谓的'1+3’纵贯培养课程体系,是整个北京市的教育试点工程。
全市都已经展开了,我们就以门头沟区为例:
门头沟的贯通培养体系建设,以大峪中学和北京八中永定实验学校等五所高中为龙头,带动全区幼儿园、小学、初中,形成五大纵向贯通的培养教育集团。
这些教育集团都有哪些配置呢?
可以参考北京市大峪中学教育集团,由1所完全中学、4所初中、6所小学和14所幼儿园构成。
门头沟区其他四个教育集团也都差不多是这个配置。
这五所高中全部为“1+3”培养实验项目校。在初二的时候,提前给予学生一次升入优质高中的选择机会。
学生在初二年级结束后进入试验学校,在试验学校连续完成初三及高中三年共四年的学习。
说到这儿,我怎么感觉是这些高中提前锁定优质生源了呢?
咱继续往下说,参加1+3培养试验的学生可以免中考直接进入高中,在高中就读4年。
说到这儿有人会问了,怎么才能免中考直升高中呢?
答案是经过非纸笔测试。
什么意思?顾名思义嘛,不搞笔试主要考面试。
比如北京二中经开区学校,因为不允许进行文化课测试,所以通过两种途径来了解学生:
第一是看综合素质评价。上面记录了学生的相关信息、学业成就以及老师的评语等,是一份比较详细的个人成长记录。
第二是进行面试。即通过学生的现场口头表达情况,了解学生的知识积累、观点想法、学习态度等,然后从中择优录取。
这个面试每个学校的侧重点不一样啊。
比如北京海淀区的清华附中永丰学校,主要面试安排为:
(1)智能科技类:
面试内容包括:综合问答、多元思维展示。
(2)数字设计类:
面试内容包括:速写(60分钟)、多元思维展示。
这个多元思维展示,太虚,咱也不知道考的啥。
比如北京海淀区育英中学,主要面试安排为:
(1) 自主思考能力:对提出的问题能透彻说理、全面分析、条理清晰
(2) 现场学习能力:能将自己的思想、观点、意见或建议顺畅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3)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与他人有效沟通,分工合作,互相支持,共同解决问题。
以上这些听起来是不是感觉挺虚的?没错,这就是传说中的素质考试。
也就是非纸笔测试。
这么一圈下来,感觉有点像我们郑州,每个初中都有几个高中内推的名额似的。
考啥的问题搞清楚了,大家接下来肯定好奇招生人数吧。
北京市每个区每个学校的招生人数都不同,比如前面说的北京二中经开学校,招生人数只有30人。
门头沟区更宽松一点,2024年门头沟5所高中参与该项目。
全区有超七成的初中生报名,最终约三分之一的学生成功录取,共招生470人。
平均下来一个高中招录了90人。
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
有人会问了,北京的1+3”培养实验模式会不会在全国推广?
我估计全国推有点儿困难,因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都不同,尤其是不能和首都相比。
但这种模式推广到部分地区还是有可能的。
虽然说不搞文化课测试,但面试这一关是很重要的,和普通人基本上无缘,大家还是老老实实的备战中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