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e3b78c496c1dba94664b78ccd39f9cd.jpg)
红四方面军的将领中,出过一个元帅,两个大将。
元帅自然是徐向前,大将是王树声和徐海东。
但有这么一个人,不是元帅,曾经有机会授予大将,但因为毛主席的一句话,没有被授衔。后来,他成为了正国级人物,是红四方面军的将领中,后来职务最高的一位。
你知道是谁吗?
他就是李先念。
李先念到底哪里突出?
1、李先念在红四方面军中,是个出众的中层![](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5f8f6b40cac0f9348c3d2e5df40a2e9.jpg)
李先念,出生于1909年,湖北黄安人。
因为家境穷困,李先念只读过三年私塾。12岁开始,李先念就开始在外学做木工活了。
事实说明,你的学历可以不高,但你的格局一定要大,你的追求一定要有,这真的很重要。
李先念学历不高,但他有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并不断的自学,如此,学识也就慢慢高了起来。
很多年后,有青年问李先念什么学历,李先念回答道:农民大学。
这话很幽默,同时回答了青年的问话。
李先念从1926年起开始参加农民运动,彼时只有17岁。
一年后,李先念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1927年的12月,18岁的李先念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后,他的人生变得不同,开始变得闪光。
因为打仗勇敢,又肯钻研,到1932年10月时,李先念已经是红四方面军11师的政委了。23岁就当师政委,这绝对可以用“年轻有为”来形容。
到1933年年五月,李先念已经是红30军的政委了。这职位,要比许世友等名将是高一个等级,许世友在1935年才担任了红四方面军红四军的军长。
红四方面军在1936年和红一方面军第二次会师后,一部分主力组成了“西路军”,在西进过程中,遭到了马家军的围追堵截,在马家军丧心病狂的攻击下,西路军的损失非常惨重,几乎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只有一支400人的队伍突围到了星星峡,后来到了迪化(乌鲁木齐)。而这支队伍的领导人就是李先念。
为此,毛主席对李先念很是欣赏,评价李先念是将军不下马。
在迪化呆了一段时间后,李先念回到了延安。那一年是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的那一年。
一年后,组织上对他有了新的任命,那将是巨大的挑战,不亚于西路军西进。
2、李先念经营中原,后成为中原军区司令员![](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173e518c25e7a72143ae6cd85acee5d.jpg)
中共非常重视将领的培训,红军大学、抗战大学的正常开办,除了长征,基本没有中断过。
1937年,很多干部都在延安进行培训。
从新疆回来的李先念,也在1937年开始接受了培训。
李先念主要在两个地方进行学习,一是抗日军政大学,二是中共中央马列学院。一个是提高军事素养的,一个是提高思想意识和思想觉悟的。
1938年11月,李先念接到了新的任命通知:去担任中共豫鄂边区省委军事委员会副主任、军事部长。
看起来,这不像一个带军队的军事将领。同时,这个职务挑战极大。
李先念上任了,上面只给他配了一个160人的队伍,以后的发展如何,全看李先念自己了。这就是新四军的独立游击大队。
160人,人数不多,还在敌后开展大量工作,是有些难度。但是,机会只给那些不断拼搏的人。
在李先念的努力下,整合了原有鄂豫边境零散的武装,吸收了大量愿意打鬼子的青年,队伍很快发展到了9000人,李先念成为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的司令员。
后来,这支队伍继续整编,成立了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李先念继续担任司令员。
在李先念的带领下,挺进纵队在敌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拥护。
1941年2月,成立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担任师长兼政委。这是军政一肩挑了。此时,人数已经发展到了1.5万人。
到了抗日战争后期,李先念、王震等人,将队伍发展到了五六万正规军,30万民兵的规模。而且在抗日战争中,先后歼灭了日伪军4.3万人。
这发展速度,这歼敌数量,不可谓不出众。
1945年10月,成立了中原军区,李先念担任了司令员,王震担任了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就在1946年的六月,蒋介石彻底撕破脸,计划歼灭我军。
蒋介石的第一战,就放到了围剿中原军区,消灭李先念率领的军队。于是,就有了军史上著名的“中原突围”,也造就了皮定均的赫赫威名!
3、李先念晚年受重用,成为正国级干部![](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9479e0c0b4a4fbd981e2b63507a28db.jpg)
中原突围之后不久,李先念被任命为“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中原局第二副书记。
看到“晋冀鲁豫”这个四个字,很多人不知道是哪个元帅领导的,那就是刘伯承和邓公领导的。
后来,李先念就和刘邓大军一起到了大别山。
陈赓作为刘邓麾下的猛将,奋斗半生,都没有成为晋冀鲁豫军区的副司令员,更不要说成为中原局的第二副书记了。而陈毅,后来也就是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的副司令员,还是中原局的副书记。
如此看来,李先念真的是很受重用的。
仅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职位看,李先念在1955年被授予大将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但是,原本要授予李先念等五位为大将的计划,因为毛主席的一句话取消了,原因是,这五位都已经到了地方上工作了,当时的毛主席提议:到了地方工作的同志们,就不要授衔了。
当然,毛主席自己也没有同意被授予“大元帅”的军衔。如此,那些本来要授予元帅的刘、周、邓,本来要授予大将的李先念、谭震林、张鼎丞等人,也就放弃了授衔。
从1954年开始,李先念长期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直到1983年。
1983年,李先念担任了国家主席。
卸任后,李先念于1988年担任了全国政协主席,直到1992年。92年的6月21日,李先念病逝,享年83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4f3fac2d9759c32d5aa697ab6f2121b.jpg)
国家主席也好,政协主席也好,都是正国级的职务。
纵观红四方面军出来的将领,担任正国级领导的只有李先念这么一位,曾经的徐向前元帅,最高职位是国防部长,也就是副国级的领导。
不过,在这些老革命看来,正国级也好,副国级也罢,能为国家做贡献才是最重要的,他们并不在乎其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