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归海气壮山河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歆
龙江河自南向北,从龙江书院门前静静流过。这座位于井冈山脚下的书院里,矗立着一尊高大伟岸的铜像,铜像中的毛泽东和朱德,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坚毅的目光注视着前方。
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的农军,在江西宁冈龙市(今井冈山市龙市镇)胜利会师。两军会师后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井冈山会师,是革命者在强敌环伺中坚定信念、冲破黑暗的伟大壮举;是在革命受挫之际实事求是、开辟新局的光辉实践。
冲破黑暗革命雄师会井冈
翻开尘封的历史记忆,95年前的那一天,似火般的热情扑面而来。据《何长工回忆录》描述,井冈山会师的场面盛大而热烈——
“一清早,人们川流不息地向会场走来,不到十点钟,二十里路外的部队也都赶到了会场。当两支部队进入会场时,千百双眼睛凝视着这支威武的人民武装,无比的兴奋,万分的激动。整齐的部队和湘南农军约一万多人,同喧腾的人群汇成了人山、旗海,歌声、笑语,此起彼伏。”
“十点钟,由党、政、军、工、农各界组成的主席团在热烈的掌声中走上主席台。我担任大会司仪,高声宣布:‘大会开始!放鞭炮!’于是,从树顶直垂地面的鞭炮立刻响起来,经久不绝;排在主席台前的司号员一齐吹响军号,号音整齐嘹亮,威武雄壮,远近的山峰都传来回音。”
这些革命者发自内心地欢欣鼓舞,是有原因的。
自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爆发以来,两支革命军就在敌军围追堵截的艰难处境中千里转战、险象环生。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萍乡芦溪山口岩遇袭,总指挥卢德铭英勇牺牲。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在三河坝执行阻击任务,与强敌激战三天三夜,遭受惨重损失。
在九死一生的境遇中,毛泽东作出了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进军的决定,通过取得王佐、袁文才的信任,成功在井冈山茅坪安下了“家”。同样,湘南暴动失利后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及湘南农军,也在湘赣边界的崇山峻岭中艰难探索。
1928年3月,得知朱德、陈毅部队分两路向井冈山前进的确切消息后,毛泽东、何长工率领部队从井冈山出发接应,先后在湖南汝城县、资兴县(今资兴市)阻击敌军,扫清了前往井冈山的道路。
1928年4月24日,朱德率南昌起义军余部从酃县(今湖南炎陵县)来到宁冈龙市。4月25日,陈毅率湘南农军大部到达龙市。4月28日,从酃县回到龙市的毛泽东,立即赶往朱德的驻地龙江书院。
两道目光炽烈如炬,两双大手紧紧相握,两支铁流融为一体。
开辟新局星火燎原耀神州
1928年5月4日,毛泽东、朱德两军会师庆祝大会在宁冈龙市举行。会师大会上,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按照上级的指示,宣布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军以下辖第十、十一、十二共3个师9个团,全军共一万余人。
“从人数上看,这是一次规模很小的会师,但从对中国革命的进程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来看,却是一次意义非凡的会师。它加快了井冈山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壮大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力量,同时也揭开了毛泽东与朱德革命友谊的崭新一页。”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副馆长饶道良说。
“千流归大海,奔腾涌巨澜”,40多年后,已是九旬老人的朱德曾这样形容这次伟大的会师。
井冈山会师后,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成立,迅速在井冈山掀起了新的革命巨澜。在毛泽东与朱德亲密无间的配合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新局面迅速打开。
一道道保存完好的环形战壕,依然留存在遂川县五斗江乡的山头上,它们见证了新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战场上的初次大捷。
1928年5月初,赣敌杨如轩部第79团和81团分两路向井冈山进犯,毛泽东、朱德得知后,立刻分兵两路前往迎敌。朱德率第28、29两个团向南翻越井冈山,先在黄坳击败敌军第81团一个营,尔后全军在五斗江与敌军主力展开了激烈战斗,最终打垮敌军,并一路向北追击,拿下永新县城。
自此战之后,朱毛红军的威名,响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内外。龙源口大捷、永新困敌、黄洋界保卫战……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先后打退敌人三次“进剿”、两次“会剿”,罗霄山脉中段的红旗,高高飘扬在井冈之巅。
▲俯瞰井冈山会师纪念馆。摄影丨龙楚良
不忘初心新的“会师”在路上
95年光阴荏苒,放眼今天的井冈山,不忘初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正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走好新时代的“会师”路。
江铜集团驻井冈山市东上乡曲江村第一书记叶维祝,在整整七年的时间里,坚守着自己与一个贫困村的“会师”。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带领群众修桥梁、办合作社、发展产业,让曾经贫穷落后的曲江村变成村集体经济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幸福村”。
一条位于井冈山市坳里乡寨下村至渡陂村之间的进村路,记录着东部沿海9座城市与老区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会师”。在原南京军区的倡导下,井冈山市人武部与上海市长宁区、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等9个市(区)人武部携手开展“联学创新理论、联创先进组织、联建文明乡村”的“三联”活动,2013年至2017年5年间,帮扶项目102个,援建资金1.1亿元。
2017年,在老区群众自强不息的努力和全国各地的援助下,井冈山市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中国革命的摇篮再次吹响胜利号角。
如今,井冈山人正迈开新的奋进步伐,在产业转型、项目建设、红色教育培训等领域,进行着广泛意义上的“会师”。
来自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的数千名师生,“落户”在位于井冈山先锋数字经济产业园内的新校区,他们将为当地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提供宝贵的人才资源。
来自湘赣两省的10余支施工队,在井冈山市碧溪产业园挑灯夜战240天,完成6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封顶,跑出了项目建设“加速度”。
今年3月,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学员汇聚井冈山,通过重走红军路、自制红军餐、在旧址前上革命传统教育课等,感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新的征程上,井冈山以新担当、新使命召唤着新时代的人们争相奔赴。
数据显示,2022年,井冈山市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0.17亿元,多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列吉安市“第一方阵”,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21年增长4.7%和9.8%。
这座闪耀着夺目光芒的革命之山,正书写着更加壮美的诗行。
▲井冈山会师纪念馆。摄影丨焦亮辉
井冈山会师
大事记
1927年10月中旬
率领工农革命军从井冈山轻装游击到酃县水口后,毛泽东从报纸上得到南昌起义军在广东潮汕失利的消息,派何长工赴长沙向省委报告情况,然后进入广东寻找南昌起义军余部。
1927年12月
何长工到达广东韶关,得知朱德部队驻扎在犁铺头,连夜赶去。朱德高兴地告诉何长工,他们从地方党组织得知毛泽东部驻在湘赣边界后,已派毛泽覃前去联系。而且,工农革命军第三营从遂川大汾误入湖南桂东后,陈毅赶过去见到了第三营营长张子清,了解到工农革命军的情况。
1928年3月上旬
工农革命军两个团应湘南特委要求离开井冈山,支援湘南暴动。毛泽东与何挺颖率第一团从宁冈龙市出发,袁文才、何长工率第二团一营从大陇出发,王佐率第二团二营从大井出发,前往湘南。
1928年4月28日
4月24日,在工农革命军的策应下,南昌起义军余部从酃县来到宁冈龙市。4月25日,陈毅率湘南农军大部到达龙市。4月28日,毛泽东回到龙市,他听说朱德、陈毅住在龙江书院,立即赶到书院相见。据统计,当年井冈山会师的人数为1万余人。
1928年4月30日
两军连以上军政干部100多人在龙江书院召开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次党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军委会,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士兵委员会主任。全军设3个师、9个团。
1928年5月4日
在龙市沙洲召开了有4万多军民参加的庆祝大会,会上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毛泽东、朱德等分别在大会上作了鼓舞人心的讲话。
1928年5月25日
中共中央决定各地的革命武装改为红军。同年6月初,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来到井冈山,传达了中央的指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井冈山风貌。摄影丨龙楚良
英雄屹立井冈之巅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歆
“会师”这个词汇,曾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中多次出现。每一次会师,都是革命力量的汇聚、加强。
朱毛红军井冈山会师之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征程中,拥有了一支百炼成钢的红军主力部队。
在此后的转战中,红军虽然离开了井冈山,然而,井冈山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英雄的鲜血。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4.8万余名英烈牺牲在这片土地上,而有名有姓被镌刻在纪念碑上的只有15744人。
硝烟散去,精神永存。从这个意义上说,红军从未离开过井冈山。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建设年代;无论是对敌斗争的战场,还是脱贫攻坚的战场;无论是为了革命成功的理想,还是为了群众致富的梦想,红军的精神、红军的意志,永远被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铭记、传承和发扬。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近一个世纪的岁月间,英雄始终屹立于井冈之巅。
他们注视着一代又一代人新的奋进。当艰阻横亘于前路,当年那嘹亮的军号声,便会在人们耳畔响起,指引前进的方向。
他们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新的长征。当压力与困境并存,当年那些视死如归的灼灼目光,便会凝视着人们,为后来者心中注入新的力量。
英雄屹立于井冈之巅,凝结成民族史诗里的不朽丰碑,照耀着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英雄屹立于井冈之巅,辉映着民族精神中的凛然正气,放射出跨越时空的耀眼光芒。
▲井冈山风貌。摄影丨熊祖颐
井冈山会师的伟大历史意义
林道喜
井冈山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它极大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坚定了湘赣边界党和群众建立和发展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信心和决心,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壮大了武装力量。井冈山会师,汇集了湘赣边界革命的武装力量。1928年5月4日宣布成立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为红四军),统辖3个师9个团计1万余人(后取消建制,红四军缩编为4个主力团,计6000余人),是当时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规模最大、兵员最多、影响最深、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革命武装部队。
保存、培养和锻炼了红军军事干部。井冈山会师,保存了一大批红军政工干部和军事干部。井冈山会师后,一大批坚定信仰马列主义的工农红军指战员,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得到了锻炼和磨砺,增强了革命信念,培养了革命意志,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和对敌作战水平,锻造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十大元帅”中就有5位在井冈山战斗过。
开创了革命根据地的崭新局面。井冈山会师和红四军的成立,极大地增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实力,加快了井冈山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推动井冈山斗争继续向纵深发展。1928年5月初,红四军首战五斗江,击破了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进剿”,红四军一占永新城,成立了永新县工农兵政府。5月中旬,红四军取得了草市坳战斗胜利,二占永新城,击破了赣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进剿”。1928年6月23日龙源口大捷,击破了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进剿”,红四军随即占领永新、莲花,红色割据区域得到广泛推广,面积达7200平方公里,人口达50余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此进入全盛时期。
(作者为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制图: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