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校冲“双一流”21所高校入选,名单里却没有河南的份儿?

嬿静是遥夜 2025-03-28 11:02:44

河南人民最近可能有点上火。原因嘛,网传一份“双一流”扩容名单,21所高校的名字赫然在列,A类学科傍身,听着就实力不俗。只是,左看右看,这份名单里愣是没河南高校的影子。

这下,河南人民的心情,大概就像三伏天里喝了口冰水,瞬间凉了半截。要说这“双一流”,那可是关系到地方教育资源分配的大事。它不只是个名头,更是实打实的资源倾斜。有了这块金字招牌,学校的科研经费、师资力量,甚至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都会水涨船高。

难怪各省高校都铆足了劲,想挤进这趟高速列车。河南呢?人口大省,考生众多,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渴求,那是写在脸上的。手握166所高校,数量上看着挺唬人,但细究起来,能打的牌,似乎又少了点。一个郑州大学,一个河南大学,撑起了河南高等教育的门面。

可对于一个拥有上亿人口的省份来说,这显然是不够的。网上这份名单,虽然官方没盖章,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仔细看看,入选的学校,哪个不是身怀绝技?广东工业大学的控制科学与工程,昆明理工大学的冶金工程,燕山大学的机械工程,个个都是响当当的A类学科。

这些学校,要么是学科评估里名列前茅,要么是拿过国家级大奖,实力摆在那里,想忽视都难。问题就来了,河南高校呢?里列出了七所摩拳擦掌的学校,河南理工、河南科技、河南农业……各个都憋着一口气,想在“双一流”的牌桌上争个位置。安全工程、作物学、兽医学、化学、物理……这些学科,承载着河南高校的希望。可是,希望归希望,现实却往往很骨感。

当我们习惯性地把目光聚焦在高校的数量上时,是否忽略了质量上的差距?河南的高校数量确实不少,但有多少能在全国范围内叫得响、拿得出手的王牌专业?又有多少能真正扛起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话说回来,河南高校的处境,也并非无解。

一个省份的高等教育发展,受制于历史、经济、地理等多重因素。河南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积累,确实相对薄弱。这不代表河南高校就应该躺平。相反,更应该迎头赶上,苦练内功。说白了,评选“双一流”,比的不仅仅是硬件设施,更是软件实力。

科研平台的搭建、科研成果的转化、师资团队的建设、学科建设的布局,哪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河南高校要做的,是找准自己的优势,深耕特色领域,打造属于自己的“拳头产品”。当然,除了高校自身的努力,政策的支持也至关重要。河南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引进高层次人才,改善科研环境,为高校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资源投入,再宏伟的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这份网传的“双一流”名单,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河南高等教育的现状与挑战。它或许会让一些人感到失望,但更应该激起河南高校奋起直追的决心。毕竟,路是人走出来的,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河南,这个人口大省,值得拥有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资源。而河南高校,也应该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为河南人民争一口气。如果第三轮“双一流”评选,河南依然颗粒无收,那可真就太“中”了!

0 阅读:829

评论列表

唐伯猫点蚊香

唐伯猫点蚊香

3
2025-03-29 08:00

河南大学历史很长,但1947年随国民党南迁苏州,影响了后续发展。

猛息必谈 回复 03-30 15:24
讲这些没啥意义,老交通大学系统的哪个不强,尤其是西南交大的前身老唐院,曾经北洋政府教育部评比还得过第一,曾用名中华帝国铁道学院,解放后支援西部搞大三线建设,迁往大西南被分解,还有上交和西交,四所交大两985,两上游纯211,人家说啥了?打铁还需自身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