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没有向其他开国皇帝那样靠武力取胜,而是坚持走低调路线,表面波澜不惊,默默较劲,看着风平浪静,实则暗涛汹涌。杨坚这韬光养晦的数十年,着实不太好过,小心翼翼不能犯下丝毫的错误。
代周建隋
北周580年,周宣帝逝世,静帝上位,以杨坚为首的一群朝臣掌握军政大权。杨坚借机建立自己的政治核心,重用李德林等有才有德之人,以此来掌控朝政,另一方面笼络民心,为民做好事做实事,顺应民意,提倡节俭。
但是此举却引起了宇文氏权贵的不满,于是在长安发动兵变,密杀杨坚。此计谋被杨坚提前发现,以谋反罪诛杀了主谋赵王、越王等五人,经过此次事件,杨坚将宇文家族实力基本铲除。
到581年,杨坚废除周静帝称帝建隋,定都长安。
大刀阔斧进行改革
杨坚称帝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便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开始了改革,这一些列改革主要有七项措施:①改革官制;②创立科举制度;③改兵制;④改刑律;⑤均田“减赋”;⑥整理户籍;⑦统一钱币和度抗衡。
这些改革措施大都是成功的,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可见杨坚确是一位有能力的统治者,但是均田这一措施并位达到它应有的效果。
推行“均田令”为什么没有效果
均田令可不是字面意思将所有土地拿来分配的,是在不触动地主原有田地的前提下进行的。也就是说,朝廷只是把一些无主的土地荒地分配给老百姓,这个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地主兼并土地得到了限制。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也调动了生产的积极性,但是距离应有的效果却差很远。
其原因还有一点,此项规定“自亲王至都督皆给永业田”,官位越高分的田地就越多,此项措施实质是对官僚地主有利的,官僚地主分的田地要比农民多很多的。因此,这项措施的效果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