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庵汉白文“如愿”印面分析

书法坞点墨人 2024-10-01 11:20:40

如愿

“如愿”是王福庵的一方汉白文风格的吉语印。

一、字法

1.“如”字

“如”字的甲骨文字形,从女,从口,表示女人在听别人说话。

“如”的本义是“顺从”、“听从”。

《汉字演变五百例》:如

姬长明《甲骨文书法字典》:如

在甲骨文中,“如”字中“女”的形态是侧跪,双臂交叉置于胸前;如果“女”的双臂交叉放于背后,则表示被捆绑(有的字形还会再加上“幺”,即绳索),再加“口”字,这不是“如”字,而是“讯”字,表示“讯问”。

怎么判断手臂是放在胸前还是背后?女人跪着,膝盖的方向为前方;如果膝盖和手臂的方向一致,则是“如”,否则是“讯”。

姬长明《甲骨文书法字典》:讯

2.“愿”字

“愿”和“願”本来是两个字:“愿”的本义是“恭谨”;“願”的本义是“大头”,常假借为“愿”字。

《说文解字》:“愿,谨也。从心,原声。”

《说文解字》:愿

《说文解字》:“願,大头也。从页,原声。”

《说文解字》:願

在《战国文字字形表》中的“愿”字,有写作上“元”下“心”的:

《战国文字字形表》:愿

在秦印文字中,有的“願”字左部像一个“大”(大人)上面有一根曲线,曲线的两边有两个“目”(眼睛)。

这个字形有点像一个正面站立的天神,两个眼睛很大。

它中间的曲线,可能与神有关,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神”字中间就有这么个曲线,参见前期文章《》。

《秦印文字汇编》:願

在赵孟頫《六体千字文》中的“願”字写得很形象:

赵孟頫《六体千字文》:願

二、章法

01 朱白分布

朱白分布均匀,线条的粗细和留红的粗细差不多,它像传统的汉官印,不像一些满白文把留红挤压得只剩下一条小缝。

02 边框

边框留红的粗细和字内笔画之间的留红的粗细差不多。

03 字与字之间的关系

两个字以平行关系承接。

04 字的结构

①文字的选取。“愿”字采用了更为高古的秦印文字。

在汉印创作中,不一定非得使用汉印文字,也可以使用一些更为古老的文字,只要能把它排布得合理、不显得突兀就行了。

②斜线。“如”字采用了三根斜线,这是基于下面的“愿”字都是横竖线的基础上所做的一些变化,体现了作者的巧思。

斜线

③错位。“愿”字左上部件大,那就让它大,它往右挤压了“页”的一点空间;“愿”字左下部件小,就让它小,收缩一点,同时右边“页”的笔画向左靠拢;这样形成一个错位,这是在大规则平正的前提下的一点小趣味。

错位

④不对齐。“如”字的左边缘不对齐;“如”字的“口”左高右低;“愿”字中间的错位和右下角的不对齐,这些小动作综合起来,就形成了外廓线的不整齐,也是一些打破规则的小趣味。

不对齐

三、线条

线条模仿了凿刻时一段一段的感觉,线条有波动、有粗细变化、有毛刺,这是王福庵线条的一个重要特征。

端点有方的,有圆的,有挤压出来的感觉。

四、残破

右下角少了一块。

最后,展示一下我刻的“如愿”:

我刻的“如愿”

作者:董志国

感谢“胡说篆刻”胡毓老师的抖音直播间讲解!

0 阅读:2
书法坞点墨人

书法坞点墨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