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林彦峰(Bryant Lin)教授,作为肺癌研究领域的专家,他从不吸烟,却不幸被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且已多处转移。这一事件在医学界引起了巨大震动。
巧合的是,林彦峰近年的研究方向正是亚裔非吸烟者肺癌的趋势和原因。
面对病魔,林彦峰教授积极接受治疗,并以此为契机,在斯坦福大学开设了一门独特的选修课:“从诊断到对话:一名医生与癌症的实时斗争”。在这门课程中,林教授不仅分享了自己的抗癌经历和治疗过程,还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其他癌症患者提供了宝贵的个性化探索和建议,展现了他作为医者的坚韧与人文关怀。
在当今社会,肺癌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长久以来,吸烟被视为肺癌的主要诱因,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从不吸烟者也被确诊患有肺癌,且往往已是晚期。这是为什么呢?除了吸烟,引起肺癌的危险因素还有哪些?
一、5大风险因素解析1. 家族遗传史家族遗传史是肺癌的最大预测因子之一。研究表明,在有家族病史的亚洲人,尤其是华裔人群里,不论是否吸烟,肺癌的筛查都是非常必要的。林彦峰在确诊后才得知,他的叔叔也曾患过早期肺癌。这提示我们,家族中有肺癌病史的人应更加警惕,积极进行肺癌筛查。
2.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从不吸烟者肺癌发病率上升的关键因素。PM2.5等微小颗粒物能够深入肺部,破坏细胞DNA,增加患癌风险。在全球范围内,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往往伴随着较高的肺癌发病率。在台湾,大多数新肺癌病例发生在非吸烟者群体中,这与当地的空气污染状况密切相关。
3. 职业暴露某些职业环境中存在的有害物质也是肺癌的诱因之一。例如,长期接触石棉、氡、铍等物质的职业人群,其肺癌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这些有害物质在人体内积累,逐渐损害肺部健康,最终导致肺癌的发生。
4. 厨房油烟对于亚洲非吸烟者来说,厨房油烟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中式烹调方法中产生的油烟含有多种有害物质,长期吸入这些油烟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尤其是在通风不良的厨房环境中,油烟的浓度更高,对肺部的损害更为严重。
5. 不良生活习惯虽然吸烟不是唯一诱因,但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饮食不均衡等也可能增加患肺癌的风险。这些习惯会削弱人体的免疫力,使肺部更容易受到有害物质的侵害。
二、预防:定期筛查鉴于从不吸烟者肺癌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早期筛查显得尤为重要。早期肺癌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对于存在上述风险因素的人群来说,定期进行肺癌筛查是预防和治疗肺癌的关键。
1. 筛查方法目前,低剂量CT扫描是肺癌筛查的首选方法。它能够清晰地显示肺部结构,发现微小的病变。对于高危人群来说,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CT扫描可以大大提高肺癌的早期发现率。
2. 筛查年龄关于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建议有所不同。但鉴于肺癌发病的年轻化趋势以及从不吸烟者肺癌的发病情况,一些专家建议将筛查年龄提前至40岁。特别是对于存在家族遗传史、职业暴露等风险因素的人群来说,更早地进行筛查是明智的选择。
3. 筛查的意义早期发现肺癌意味着更高的治愈率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Ⅰ期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高达77%~92%,而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则显著降低。因此,通过早期筛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肺癌,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