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研习中医已历多年,对《伤寒论》的钟爱之情可谓深厚至极。经方的独特魅力在一次次的临床实践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今日,且与诸位一同探讨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纤维化这一重要课题。

在源远流长的中医理论体系中,肺纤维化可被归类于“肺痿”“肺痹”之范畴。肺,作为人体之中的娇弱之脏,主司气之运行与呼吸之功能,且与外部肌肤皮毛相互呼应。
一旦人体正气呈现不足之态,外部邪祟便有机可乘,肆意侵袭肺脏。从《伤寒论》的深邃视角来看,人体内部阴阳的失衡以及气血的不畅乃是疾病萌生的根本源头。
当外部邪祟入侵之际,肺脏的宣发肃降之功能出现失常之状,津液无法正常地输布流转,进而凝聚形成痰液,阻塞肺络。与此同时,气血的运行受到阻碍,瘀血内生,痰液与瘀血相互交织凝结,最终致使肺纤维化的逐步形成。

曾有一位年届 60 岁的王大爷前来求诊,他饱受肺纤维化的折磨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初次见到他时,其咳嗽频繁不止,气喘吁吁难平,就连说话都时断时续,稍作活动便会陷入呼吸困难的困境,整个人看上去极为虚弱。在此之前,他已然尝试过多种多样的治疗手段,然而效果均未能尽如人意。
我极为细致地为他展开了辨证论治。通过望闻问切之法,发现他的舌苔呈现白腻之象,舌边存有瘀点,脉象弦滑。综合各项判断,他当属痰瘀阻肺、肺气亏虚之病症。
依据《伤寒论》以及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我为其精心制定了治疗方案,核心在于 7 剂经方的巧妙化裁。
药方组成如下:炙麻黄 、杏仁 、生石膏、甘草、法半夏、茯苓 、陈皮 、丹参 、水蛭 、黄芪 。

稍有中医知识的人士应当能够看出,此药方实则为麻杏石甘汤与二陈汤的加味组合。
其中,炙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源自麻杏石甘汤,能够发挥宣肺平喘、清热化痰之功效,助力恢复肺脏的宣发肃降功能;
法半夏、茯苓、陈皮共同构成二陈汤,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遏制痰湿的生成;
丹参、水蛭具备活血化瘀之能,可改善肺部的血液循环状况,水蛭虽身形渺小,但其破血逐瘀的力量却极为强大;
黄芪则能够大力补充肺气,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扶助正气以驱除邪祟。
王大爷依照这个药方服用中药,仅仅 7 剂之后,咳嗽、气喘的症状便有了显著的缓解。后续依据他的恢复情形,我又对药方进行了适度的调整。
历经数月的持续治疗,他的精神状态有了极为明显的好转,活动耐力显著增强,复查之时肺部纤维化的状况亦有所改善。

此一案例仅仅是中医药治疗肺纤维化的一个微小缩影。中医药在治疗肺纤维化的过程中,高度注重整体观念,从调整人体阴阳的平衡、气血的运行着手,通过精准的辨证论治,为每一位患者量身定制专属药方,做到一人一方,精准用药。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伤寒论》等经典著作更是为我们提供了无比珍贵的理论支撑与实践依据。在直面肺纤维化这类疑难病症之时,我们中医人应当深入挖掘经典之精髓,传承并创新,让古老的中医智慧在现代医学的广袤天地中绽放璀璨光芒,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健康的福音与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