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温侯的短暂辉煌
第三,处理董卓余部失当,速致败亡。
在如何处理董卓残余势力的政策上,二人的想法可谓南辕北辙。从后来的结局看,这对王允、吕布所代表的把持朝政的并州政治集团才是真正致命的。
《后汉书·王允传》记载:允初议赦卓部曲,吕布亦数劝之。既而疑曰:“此辈无罪,从其主耳。今若名为恶逆而特赦之,适足使其自疑。非所以安之之道也。”
王允一开始打算赦免董卓的部下,吕布也多次劝他这样做。后来王允自己又疑惑不定说:“这些人没有罪过,只是跟随他们的主子罢了。现在要是把他们称为罪恶叛贼再特别赦免,正好是让他们自己产生疑虑,这不是用来安定他们的办法。”
董卓部下将领以及在官位上的人大多是凉州人,王允打算解散他们的军队。有人劝说王允:“凉州人素惮袁氏而畏关东。今若一旦解兵,则必人人自危。可以皇甫义真为将军,就领其众,因使留陕以安抚之,而徐与关东通谋,以观其变。”
这样的建议在当时情况下是正确的,凉州人一贯害怕袁氏而敬畏关东。如今要是一旦解散他们的军队,就一定会人人感到自己危险。可以让皇甫义真做将军,前往统率他们军队,就让他们留在陕地来安抚他们,再慢慢跟关东协商谋划,来观察他们的变化。
但是,王允说:“不能这样。关东起义的部队,全都是我的部下。如今要是占据险要驻扎在陕地,虽然安抚了凉州,但是使关东产生了疑虑,根本不能这样做。”
这种意见的分歧,导致了在决策上的犹豫不决,这才出现了后来“尽诛凉州人”的传言以及之后爆发的长安之乱。
当时百姓谣传说,大概要诛杀所有凉州人,于是他们互相恐吓骚动。那些在关中的人,全都率领部队守卫自己。还相互传告说:“丁彦思、蔡伯喈仅仅因为跟董公亲近,尚且一起被牵连判罪。现在已经不赦免我们,还想要解散我们的军队,我们今天解散了军队,明在就一定又会成为别人盘中的鱼肉了。”董卓部将李催、郭汜等人原先率领部队驻扎在关东,由于感到自己不安全,就合计谋划叛乱,围攻长安。
结果八天的长安之战,以李催、郭汜为首的凉州军事集团重新夺回了对汉末朝廷的控制权,而仅仅在长安辉煌了两个月的并州政治集团从此消亡,吕布也不得不从此亡命天涯。
临行前,吕布在青琐门外勒住战马,招唤王允说:“先生能够逃走吗?”他还是感恩王允的,想与王允一起逃走。但是王允拒绝了他,要舍身为国。
逃出长安后,吕布要继续生存下去,四处征战,慢慢地以吕布为首的并州军事集团也随之逐渐形成。
吕布从并州入京,先后两次斩杀“甚爱信之”的上级,而与老乡王允多次失和,他本人又是“剑客”出身,加之过往经历,因而后来为众多世家大族所不齿。
他被人称道的也就是勇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