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核潜艇,在南海海底遭撞击,美军密而不发,最新文件揭露真相

忆寒玩转世界 2024-10-14 22:03:50

美军核潜艇在南海遭遇巨大碰撞,至今仍在维修,且需耗资8000万美元,五角大楼对此事密而不发,事件已经过去3年,一份调查报告出炉,引发外媒注意。不过,最终的调查结果,却出人意料。

“康涅狄格”号

日前,美方报道称,美军“海狼号”核潜艇已经抵达日本,具体部署并未透露。但这一消息却引出了美军核潜艇的另一消息。

据悉,“海狼号”是现阶段唯一能够部署的“海狼”级潜艇,第二艘“康涅狄格”号正在维修中,第三艘“吉米·卡特”处于定期维修中。关键的消息,就在于第二艘“康涅狄格”号。

近日,一项跨时3年之久的调查报告引外媒争议。内容是关于美国“康涅狄格”号核潜艇,遭遇重大撞击的事件。

在2021年10月,该潜艇在南海“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碰撞”,当时至少有11名艇员受伤。蹊跷的是,事件发生后,美方密而不发,直到五天后,才宣布相关消息。在3年后的今天,该潜艇仍在维修,预估耗资8000万美元。

外媒提到,中方的一份调查报告,为这一事件提供了新的线索。在2021年9月时,南海海域曾出现巨大漩涡,直径超过200公里。中方当时派出了最先进的科考船,以及规模巨大的无人机舰队,分海面、水下、空中等三个维度,对该漩涡进行监测。

当时中方无人机编队的行动时间长达一周,在9月22日才停止,仅仅10天之后,美军核潜艇就遭遇了巨大撞击。

中国科考船

事件发生后,中方始终在关注该事故的性质,研判事故发生的具体信息。

要知道,在巨型漩涡中,传统的导航设备可能失效,因为漩涡的强大旋转力,会干扰潜艇的运动路线。核潜艇即便拥有先进的惯性导航系统,也可能因为漩涡的不规则流动而出现偏差,增加定位的复杂性。

更何况,强劲的漩涡流动,可能导致潜艇不平稳的姿态变动,进而增加机械损坏的风险。特别是在深海航行时,漩涡产生的巨大压力差异,可能对潜艇的船体结构造成损伤,甚至危及舱内人员的安全。漩涡的杂乱流动会影响声呐系统的正常工作,干扰潜艇与外界的通信。

海洋漩涡

也就是说,美军潜艇有可能是因为这一原因导致的事故。不过,美军给出的理由是,这是由于航行计划以及相关的风险管控不足,而导致的事故。最主要的是,负责导航评估的小组,并未标记更多的水下危险点,这或许是因为艇上人员的能力不足。

如今,中方能够提供关键性材料,就证明,中方对于相关海域的研究已经更进一步。调查南海海域的水文情况以及海底动态,能为中国提供必要的环保数据和灾害预警,还能帮助国家在经济建设和军事行动中有效规避潜在的风险。

0 阅读:0

忆寒玩转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