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司法屏障护新闻自由,联邦法院叫停"美国之音"重组令

刘悦琪侃 2025-03-31 16:12:13

华盛顿特区联邦地区法院的紧急禁令,在周五深夜投下震撼弹。詹姆斯·保罗·奥特肯法官以宪法第一修正案为武器,全面冻结特朗普政府对"美国之音"的机构重组计划,这场司法对决不仅关乎1200名新闻从业者的命运,更重新划定了美国政府干预国际媒体的权力边界。

根据法院披露的32页裁决书,特朗普政府今年6月启动的"美国之音"重组方案被认定违宪。该计划拟终止对其核心新闻部门的2.15亿美元拨款,关闭17个海外记者站,并将中文、俄语等关键语言部门并入新设的"全球事务中心"。奥特肯法官明确指出,这种单方面切断财政支持的行为"构成对编辑独立的系统性破坏",违反宪法保护的言论自由原则。

法律文件显示,美国全球媒体署(USAGM)在未与国会协商的情况下,冻结了"美国之音"及其关联机构自由欧洲电台、自由亚洲电台的运营资金。裁决书特别强调,禁令效力覆盖所有受USAGM管辖的63个国际广播实体,要求立即恢复3.45亿美元年度预算拨款,并禁止实施驻外人员召回令。

这场诉讼由美国广播电视工会联合无国界记者组织发起,指控白宫借机构改革实施"精准打击"。证据显示,在"美国之音"今年5月完整报道明尼苏达州骚乱事件后,政府高层曾多次施压要求调整报道倾向。原告律师安德鲁·塞利在胜诉发布会上披露:"重组计划草案中明确要求中文部增加30%对华负面报道,这印证了其政治动机。"

国际媒体监督机构迅速作出反应。无国界记者组织披露,"美国之音"乌尔都语频道在巴基斯坦的周均触达量超过2400万人次,其阿富汗分社更是当地唯一全天候播报的女性记者团队。该组织法律顾问克莱顿·威默斯强调:"法官开创性地将宪法保护延伸至涉外媒体,这为全球政府资助媒体的独立性树立标杆。"

哥伦比亚大学宪法研究中心指出,此案确立的"政治动机不可推定"原则,将深刻影响美国政府涉外传播政策。值得关注的是,USAGM在败诉后声明中仍坚持"技术性调整将继续推进",法律界预测围绕预算拨付细则的新一轮诉讼即将展开。随着美国大选临近,这场牵动宪政神经的媒体保卫战,正在改写权力制衡的百年规则。

0 阅读:4
刘悦琪侃

刘悦琪侃

分享对事件的独特看法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