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对职业发展有帮助的工作习惯

职业生涯规划师王静 2024-08-29 09:19:23

很多人会把工作中的成长和发展,归结于能力。

其实,大家能力是差不多的,并没有本质的差别。

真正决定两个人之间差距的,很多时候,是工作习惯。

为什么别人总是做得比我快?为什么别人一年就能升职?为什么优秀员工的称号总是落不到自己身上?

而良好的工作习惯,可以助力你得到上司认可,可以帮助你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下面是一些简单但是切实有效的细节,希望对你有用。

1、写日报,及时复盘。

日报,就是每日工作日志,或者工作总结。

怎么叫法都可。

每天下班后写,然后发给你的主管(上级)。

以前,我刚工作时被这样要求,我觉得上头就是为了检查我的工作,有些抵触。

写的久了我发现,这个习惯带给我很大好处。

无论多忙,每一天下班之后,都要抽出时间(一般一刻钟左右)问问自己:

我这一天获得了什么?

我会去对比昨天,去看变化,去看有没有一丁点的成长。

长此以往,半年,一年,三年,能力自然会提升,思考问题的维度慢慢也会发生变化。

一个优秀的人,必然是追求不断成长的。

今天的工作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我想到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我需要得到哪些支持?又有哪些新的发现等等。

不断地去思考,才有完善和优化的可能。

什么是工作经验?这就是工作经验。

工作经验不是指你做一件事情做了多久,而是指,你用了多久的时间,去思考、优化、改善它。

工作日报,就是将这个过程书面化下来的最好方法。

要求写日报的组织一般有固定格式。

如果没有要求写,自己可以按照自己的格式,怎么写都可以。

关键是每天给自己一刻钟的时间去记录,落笔前去思考,就足够了。

2、每天花5分钟做计划

我一直提倡,条件允许就尽量住的离公司近一些,尽量通勤时间短一些。

这样一是可以多休息,第二可以提前十分钟到公司。

提前到公司不是为了去显摆自己多努力。

而是利用这10分钟,做自己一天的工作计划。

高效的工作一定是建立在一个清醒地开始上。

如果你着急忙慌赶地铁,手里捧着早饭一路狂奔到公司,呼哧带喘吃早饭,上洗手间,然后被召集开早会...一上午的时间也就过去大半。

你还有自己的思考时间吗?

这种时候其实可以每天早到一会,花5-10分钟时间,列出当天的to do list。

运好这个方法,你的工作效率会大幅提升,不信试试看。

3、反复确认

每次说到这,都会让我想起黄晓明那句:“我不要你以为,我要我以为。”

在职场中同样适用。

老板布置的任务,同事协调的事情,客户表达的需求,是不是我们理解和以为的那样?

不一定。

所以做任何事情,最好去反复确认一下,包括事情或项目中的细节部分。

这样做的好处:

第一:可以准确无误的理解事情或项目的内容和要求,减少你琢磨和思考的时间,可以高效进入计划和执行环节。

第二:减少“理解错误”带来的不必要的失误。

就像现在网络经常出现的00后员工给领导买奶茶的搞笑画面。

领导吩咐买奶茶,他们就真的按自己的喜好去买了。

当笑话看看也就得了。

如果这不是买奶茶,而是一个重大项目,涉及甲乙双方,还笑得出来么。

一定要有一种能在脑子里「虚拟」整个事件过程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一些可能出问题的点,然后反复确认。

4、主动沟通汇报

我初入职场的时候有这么个坏习惯:

收到领导布置的任务后,就埋头苦干,直到项目结束,都不会再次去跟领导沟通。

无论这个过程中遇到困难,还是遇到自己想不明白的点,我都闷着不说。

默默的做,悄无声息的做完。

直到有一次,因为遇到困难没有及时寻求支持,耽误了客户的项目进度。

我才知道——工作一定要有反馈机制。

什么意思?我总结四句话。

收到任务要确认,工作过程要汇报,遇到困难寻支持,工作结束去复盘。

这四句,就是你和上级沟通的点。

做领导的,除了需要你完成业绩,还需要有掌控感。

他不能亲临任务或项目现场,也没有长千里眼顺风耳,所以不要期待他们理所应带的知道你的进度或者你的困难,你得开口说。

5、积极主动、被看见

简单一句话:开会主动发言,培训坐在前排。

没什么难理解的。

一群同事,10个人各有各的优秀,凭什么升职加薪的得是你呢?

关键在于你能不能让人有印象,能不能让人记住。

世界没有很奇妙,一切都得靠自己争取。

0 阅读:13
职业生涯规划师王静

职业生涯规划师王静

职业规划,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