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让你白刀子进去,绿刀子出来,我扎你苦胆!”
“我让你白刀子进去,还是白刀子出来,我挑你脑浆!”
“我让你白刀子进去,黄刀子出来,我扎你屎包!”
在《寇老西儿》中,葛优饰演的寇准在喷完这几句话之后,终于逼得辽军出阵。辽军先锋官被阴了一波,惨遭生擒。
此中有个细节,便是辽军出营之前,先摘下了高悬着的“免战牌”。
在各类历史剧与演义小说中,两国争锋两军对阵之时,时常都能见到“免战牌”的身影。只要一挂起来,似乎就可高枕无忧,难道这玩意真的有约束力?
1有人说,这“免战牌”其实就是春秋时期的战争缩影。
为什么呢?因为这块刻着“免战”两字的破烂木牌,被强行灌注了“仁义”的高端思想。毕竟,春秋还算是个讲礼法的时代。
确实如此么?且先看看春秋时期比较出名的两场战役:
泓水之战
宋襄公算是胸有大志的人,他希望能以公爵的地位压制众国,并想与楚国打一波,以夺取对中原的控制权。
在宋国主场举办的诸侯大会上,为以仁义示人,宋襄公没带人马就去赴会,结果被楚王阴了一波,生擒了。在鲁僖公居中调停下,宋襄公才被放了回来。
次年,为了出一口恶气,宋襄公联合几个小弟一起攻打郑国。郑国是楚国的小弟,楚国只能攻宋救郑。
两军相持于泓水,宋襄公说你过来吧,我是仁义之人,不打你半渡。楚军渡过泓水后,宋襄公又说你列阵吧,我是仁义之人,不打你阵型不整。
坐等楚军渡水、列阵之后,宋襄公就被打了一个“伤重而逝”。
我估摸着,宋襄公在逃跑的时候应该是要挂“免战牌”的,因为这才符合他的个性。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左传》
毕竟,在宋襄公的认知里,他是要做一个君子的。君子不会再伤害已经受伤的敌人,不会捉拿敌人的老兵,不会阻击敌人于险隘之中,不会主动攻击尚未列好阵型的敌人。
无奈,楚军“不厚道”啊!
城濮之战
晋文公早年流亡,曾受到楚成王以礼相待。对此,晋文公深为感激,并许诺日后如果与楚成王于战场上兵戎相见,会退避三舍以表谢意。
城濮大战时,晋军果然主动后撤,楚军轻进以致大败,于是人皆言“晋师仁义”。
但这所谓的“仁义”背后,难道不是一种诱敌深入的兵略么?
晋、楚两国开战的原因,也没那么简单。
楚攻宋,宋求救于晋,晋就找楚的小弟开刀,抓了曹、卫的国君。楚就与晋商量说,你让曹、卫复国,我就不打宋了,大家各退一步互不相干。
楚的这个建议其实是比较合理的,然而晋不答应。一方面私下许诺曹、卫让他们复国,前提是让他们与楚绝交,一方面又扣留了楚的使臣。
从这一点来看,你还觉得“退避三舍”的晋有那么仁义么?
“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孟子》
按儒家的说法,“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才是合乎“义”的。
泓水之战与城濮之战,其背后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要争霸。在如此“不义”的大背景下,再去讲究其中的“仁义”小细节,这不是个笑话么?
所谓的“免战牌”,不过是战争的一块遮羞布罢了。
2那么,“免战牌”既然不能免战,那有何用?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
在《孙子兵法》的开篇,孙武就已指明了战争的本质。这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轻则身死族灭,重则亡国灭种。
在残酷的战争面前谈“仁义”两字,无异于拿《道德经》去与老虎说,你不能吃我,你要明事理识时务。
宋太祖将白起踢出武庙时,曾勃然大怒:“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
听起来大仁大义,你要换他赵匡胤去长平试试。是要将这几十万降卒放回赵国,等他们歇息几年后再打一场?还是要从秦军干瘪的口袋里掏出干粮赠予他们,坐等他们吃饱后就地哗变?
白起难道就不想给自己留个美名么?关键是他做不到啊,战争本来就是如此残酷。
又有言:“兵者,诡道也。”
战争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达成发动战争时候的既定战略目标。以此为前提,各自大显身手。诸如“免战牌”类,并不附带任何“仁义”的假意义,其本质就是战争过程中的战术手段罢了。
唐灭东突厥,颉利被撵得到处跑,实在跑不动了只能遣使求和,这其实也就是挂了“免战牌”的意思。
有用么?没用。李靖趁着颉利与大唐使臣唐俭在牙帐中谈判的时候,不顾唐俭性命也要搞突袭,就是要置颉利于死地,要将东突厥这个隐患彻底拔除,因为这才是李靖的既定战略目标。
弱势方求免战,无非就是打不起了,求一个停战协议准备献降表了,又或者是趁此时机偷偷搬救兵去了,以图缓一口气。
强势方说免战,无非就是觉得目前的方案不够完美,先缓一缓再想好计策,以图能用更小的损失来换取胜利果实。
如果“免战牌”真能免战,那还学什么兵法?
3归根结底,“免战牌”的出现,无非是演义小说给战争披上一层“仁义”的皮罢了。
为了不使城墙下的累累白骨过于瘆人,于上边挂上一块“免战”的破烂木牌,也算是修饰了一番血可漂橹的护城河。
夫德不足以亲近,而文不足以来远,而断之以战伐为之者,此固春秋之所甚疾已,皆非义也。
想借武力建立霸权,又总能找到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将自己置于道德制高点来发动战争,这本就是绝大多数战争的本质,譬如二战时恬不知耻的“大东亚共荣圈”。
这样的战争,是绝对的“不义”。
那么,何谓“义战”?
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曾说:“古人说春秋无义战,于今帝国主义则更加无义战,只有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阶级有义战。”
这样的义战,根本不能与狼子野心的敌人谈什么免战,从来就只有以战止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