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滕王阁序》人称天下第一骈文,对于天资聪慧记忆超群的人来说,这恐怕是小菜一碟,但是对于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想记住这篇文章并非易事。假如以“我”即王勃为中心切入点,《滕王阁序》可以分成几段记忆?

一、“豫章故郡,洪州新府到童子何知,躬逢圣饯”。第1部分首先出现了王勃本人,这一部分介绍了南昌的地理位置和其重要性,引出都督阎公和宇文新州两位重要的人物,并且还提到了徐儒和陈蕃两个历史人物,引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两个成语。介绍了自己“家君作宰,路出名区”,对南昌高度地赞美。

二、“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弥于上路,访风景于崇娥,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观看滕王阁的上下前后左右,引出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天共长水一色,渔舟唱晚”等等。

三、“遥襟甫唱,逸兴踹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喜从悲来或是悲从喜来,都是人生之常态,人生总有遗憾,花无百日好,人无千日红。睢园、鼓泽、邺水、临川,都是相当当的人物,有的还成为历史的主宰,人称“四美“,当之无愧。“兴尽悲来”有无限的感慨,长安与吴会,南溟与北辰,关山难越和萍水相逢,谁会在意你的感受呢?然后进一步阐述冯唐、李广、贾谊、梁鸿,都是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人。但是遇到了这种命运的人,应该是穷且益坚,老当益壮。无论是饮贪泉,还是处涸辙都应该有“东隅已逝,桑榆未晚”的心态。


四、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下。叙述了作者本人想学习终军、班超、宗悫之大将风度,也羡慕谢家宝树、孟氏芳邻、叨鲤陪对之境。又感慨胜地不常,兰亭的盛会已矣。临别赠言,写了一首滕王阁诗,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看来分四步记忆较好!令人想不到的是喧宾夺主,《滕王阁序》本来是陪衬的,却成了主角,成为千古不朽的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