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赣榆区:千亩茶园迎采摘“黄金季”

扬眼 2025-04-19 17:46:37

采茶现场

眼下,连云港市赣榆区班庄镇的2000亩夹谷春茶正式迈入采摘的“黄金季”。夹谷山脚下,悠悠茶香肆意弥漫,久久萦绕,挥之不去。域内各家茶叶生产企业纷纷积极开拓“线上、线下”多元销售渠道,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劳作景象,“茶经济”发展态势持续向好,蒸蒸日上。

当踏入夹谷山麓的茶园,漫山遍野的茶树在春日暖阳的温柔轻抚下,嫩绿新芽竞相蓬勃萌发。馥郁醉人的茶香在空气中尽情飘散,让人心旷神怡,身心舒畅。采茶人动作娴熟且敏捷,在茶树间轻快地往来穿梭,仿若灵动的舞者,小心翼翼地采摘着今年的头茬嫩芽,好一幅“手挽茶枝步轻盈,翠叶含香映日明”“素手采得新茶嫩,欢声笑语满翠园”的美好画面。

追溯到春秋时期,夹谷山一带便与茶结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缘。相传孔子代表鲁国在夹谷山与齐侯会盟。那时,夹谷山周边植被繁茂,茶树隐匿生长其中。会盟期间,当地百姓拿出自制的香茗款待各方宾客。袅袅升腾而起的茶香,醇厚的滋味、馥郁的香气,令众人纷纷赞不绝口。孔子对夹谷山上的茶叶亦是喜爱至极,赞誉此茶为“神仙之茶”,班庄茶的声名也从那时起悄然远扬。此后,茶不仅成为当地百姓日常饮用的绝佳饮品,更在人际交往、重大节庆活动中担当重要角色,成为传递情谊、彰显礼仪的珍贵载体。

班庄镇地处亚洲北温带,四季界限清晰明确,环境清幽雅致,生态系统和谐稳定,气候宜人舒适,土壤肥沃且酸碱度恰到好处,昼夜温差较大,这般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茶树种植以及优质茶叶的产出营造了极为理想的条件。当地所产茶叶,成品茶条索紧秀且略带弯曲,汤色黄绿明亮,散发着独特的糊糖香气,滋味醇厚且回甘悠长,叶底肥嫩,具有很强的耐泡性,品质别具一格。

采茶现场

据了解,越冬后的茶树在春季萌发的芽叶更为肥厚,色泽浓郁翠绿,富含多种维生素。用这样的芽叶制成的春茶,凭借优良的品质与独特香气,深受市场青睐。采摘春茶已然成为当地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夹谷春茶场负责人窦立耿表示:“为保障茶叶的新鲜度,我们在采摘后会即刻进行加工、包装与出售,只为让消费者能品尝到最为鲜美的春茶。目前,我们春茶采摘每日需要100多名工人,高峰期一天可采摘茶青6000斤,制成干茶1200斤,并且与周边120多户茶农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茶场采摘茶叶的姑娘小郑透露:“我们一大早五点多就过来采茶,一天大约能够采摘鲜叶20斤左右,每斤采摘费10元,每天收入在200元左右。”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关键。近年来,班庄镇紧紧贴合市场需求,积极引导农户优化茶叶种植品种,不断提升茶叶品质与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加速推进茶叶种植基地及相关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茶叶精深加工,推动茶产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方向稳步前行,全力打响班庄茶叶品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采茶现场

此外,班庄镇在茶叶品牌建设方面成果显著,“夹谷春”“苏班”“威欧”等品牌声名远扬,部分茶叶还荣获绿色食品标识,充分彰显出其卓越品质与生态优势。

目前,班庄镇正全力推进“优势产业”示范工程,致力于推动茶叶产业提质增效。通过将茶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发展、休闲旅游、文化教育等有机融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特色发展之路,成功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高效转化。

通讯员 李大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校对 陶善工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