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中之少阴肺也”与手太阴肺经的关系

蒙天的笔记 2025-02-09 03:43:17

在中医理论中,“阳中之少阴肺也”这一表述体现了肺脏在阴阳属性中的定位,它与手太阴肺经有着极为紧密且内在的联系。

从阴阳属性来讲,心肺居于膈上,属阳,而肺相对于心来说,为阳中之少阴。心为阳中之太阳,主一身之阳气,肺虽属阳但又有收敛、肃降等相对偏于阴的特性,就如同自然界中阳气渐收的少阴阶段,所以称其为“阳中之少阴”,这是从脏腑整体功能及所处位置等角度对肺脏的一种特性概括。

而手太阴肺经与肺脏直接相连,是肺脏气血运行的通道,也是其功能发挥在外在经络上的体现。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胃脘部,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属于肺脏,再从肺系横行至胸部外上方(中府穴),然后沿着上肢内侧前缘下行,止于拇指桡侧端(少商穴)。

肺脏的生理功能通过手太阴肺经来传递和展现。比如肺主气、司呼吸,吸入的清气通过肺经输送到全身,为各脏腑组织提供氧气、维持生命活动;肺主宣发肃降,宣发的作用能使气血津液等通过肺经布散到体表、头面等部位,肃降则可让肺气向下向内,将水液等代谢产物通过肺经传导至相关脏腑进行进一步处理,实现水液代谢正常。

当外邪侵袭人体时,手太阴肺经往往是首当其冲的通道,像风寒之邪多从皮毛而入,循着肺经侵犯肺脏,导致肺失宣降,进而出现咳嗽、气喘、鼻塞、流涕等一系列与肺相关的病症。而在治疗时,通过针刺、艾灸等手段刺激手太阴肺经上的穴位,如尺泽、列缺等,能够起到调节肺脏功能、驱散外邪、恢复肺气正常宣发肃降的作用,从而缓解病症。

总之,“阳中之少阴肺也”所描述的肺脏特性与手太阴肺经相辅相成,二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呼吸、气血运行以及水液代谢等生理功能,是中医藏象经络学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0 阅读:5
蒙天的笔记

蒙天的笔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