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诊脉对针灸治疗的重要性

蒙天的笔记 2025-02-08 03:26:45

在灵枢经中,“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这句话道出了针灸施治的重要准则与关键步骤。

“凡将用针”,点明了所针对的医疗手段是针灸。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中极具特色的疗法,凭借着小小的银针来调节人体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治病祛邪的目的。然而,这看似简单的针具运用,却有着严格的前置要求。

“必先诊脉”强调了诊脉的基础性与必要性。脉象,就像是人体内部状况的晴雨表,它能反映出气血的虚实、脏腑的盛衰等诸多关键信息。医生通过手指搭在患者寸口等部位,感受那或浮或沉、或迟或数、或有力或无力的脉象变化,如同在解读一部生命的密码本。比如,浮脉可能提示外感表证,沉脉或许意味着里证。通过精准地诊脉,医生才能知晓身体内部气血运行的大致状态,为后续针灸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而“视气之剧易”则是更进一步的考量。这里的“气”涵盖了人体的正气以及邪气等诸多方面。正气充足与否关乎人体的抗病能力与恢复能力,邪气的强盛程度则体现了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态势。若正气虚弱而邪气炽盛,病情往往较为棘手,在针灸时就需要谨慎地选择穴位、针刺的手法与强度等;反之,若正气尚足,邪气较浅,治疗方案自然又有所不同。

“乃可以治也”是对前面步骤的总结与升华。只有在完成了诊脉、洞察气之状态这些环节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针灸治疗。这体现了传统医学严谨的整体思维与辨证施治理念,不盲目、不草率,一切从对患者身体状况的精准把握出发,力求让每一针都能发挥出最佳的治疗效果,守护患者的健康。

在当今时代,针灸过程依然要重视并传承这样的理念,哪里疼扎哪里,什么病找什么牡效穴,终非针灸大义,让传统针灸疗法在遵循中医学规律、严谨的准则下,继续为人类的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0 阅读:21
蒙天的笔记

蒙天的笔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