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更多精彩抢先看
中东的风向变了,叙利亚这场棋局,俄罗斯终究没能下到最后。普京最不愿看到的局面还是发生了:叙利亚新政府虽然嘴上没公开赶走俄罗斯,但实际行动已经表明,它的未来属于另一边。俄罗斯这个在中东苦心经营多年的战略支点,眼下已经彻底失守。
失去叙利亚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经济合作的中断,更是俄罗斯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全面退潮。那些曾经与莫斯科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国家,沙特、伊朗、埃及、阿联酋,未来恐怕都会离得越来越远。这一局,俄罗斯输得不止是叙利亚,还有整个中东的地缘政治话语权。
回顾叙利亚从危机走向“过渡政府”的整个过程,俄罗斯一直是场上的主角。自2015年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内战以来,莫斯科帮助阿萨德政权稳定了局势。俄罗斯的空袭行动一度让叙利亚政府军收复了大片失地,阿萨德也得以继续留在总统宝座上。
但战场上的胜利并没有让叙利亚经济起死回生。战争的创伤、外部制裁、内部矛盾,让这个国家处处捉襟见肘。阿萨德政府甚至连军饷都难以发放。更糟的是,俄罗斯自己也深陷俄乌冲突的泥潭,根本没有更多资源向叙利亚输血。于是,叙利亚内部开始重新洗牌,直到今天的新政府上台,俄罗斯的角色逐渐被边缘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期间,俄罗斯始终没有让东大(暗指中国)在叙利亚发挥作用。无论是经济上的“一带一路”合作,还是军事上的港口支持,俄罗斯都没有给东大太多机会。这直接导致叙利亚在经济上缺乏强有力的支撑,最终不得不另寻出路。
俄罗斯的最大失误:挡住了东大
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源于它对东大的防范心理。尽管东大近年来在中东地区频频布局,但在叙利亚,俄罗斯始终没有给予足够的合作机会。
如果俄罗斯早一点让东大介入叙利亚局势,情况或许会大不相同。东大的经济实力,完全可以帮助叙利亚恢复战后重建。而军事合作方面,东大的军舰也能为叙利亚提供更多支持。但现实是,俄罗斯似乎更愿意单打独斗,结果就是叙利亚经济每况愈下,阿萨德政府的统治基础被削弱。
从某种意义上说,俄罗斯对东大的防范,反而帮了美国的忙。叙利亚新政府的转向正是因为俄罗斯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而东大又没机会填补空白。在这种情况下,叙利亚不得不选择向另一边靠拢。
普京的误判:自信与崇美的双重后果
普京是个强硬的政治家,但他的自信有时也会变成最大的弱点。在叙利亚问题上,普京显然高估了俄罗斯的综合实力。他以为凭借几次军事胜利,就能让叙利亚成为俄罗斯在中东的稳固支点。但现实是,俄罗斯的经济实力根本无法支撑叙利亚的长期稳定。
另一方面,普京对西方的态度也充满矛盾。一方面,他强烈反对西方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但另一方面,他又总是试图通过妥协换取西方的认可。在叙利亚问题上,普京显然低估了西方对中东的影响力。他以为只要维持住阿萨德政权,就能让叙利亚继续依附于俄罗斯。但事实证明,西方的渗透能力远远超过俄罗斯的控制力。
叙利亚的选择:现实的压力
对于叙利亚来说,选择转向并不是情感上的背叛,而是经济上的无奈。战争让这个国家元气大伤,急需外部援助。而俄罗斯显然无力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更不用说帮助叙利亚实现真正的复兴。
新政府上台后,叙利亚的外交政策开始变得更加务实。它不再一味依赖俄罗斯,而是选择向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靠拢,以期获得更多经济援助和国际支持。这一选择虽然让俄罗斯失去了中东的战略支点,但对于叙利亚来说,却是难以避免的现实。
特朗普的“和平协议”:又一个陷阱?
就在叙利亚局势发生变化的同时,特朗普也在俄乌冲突问题上频频发声。他提出了一份所谓的“和平协议”,内容包括让乌克兰割让部分领土、20年后再加入北约,以及解除对俄罗斯的部分制裁。
乍一看,这份协议似乎对俄罗斯有利。但仔细一想,这分明是个陷阱。20年后的乌克兰,经济和军事可能都远超现在,届时俄罗斯恐怕连今天的对抗能力都没有了。更何况,这份协议只会让俄罗斯在国际上更加被动。
普京会不会再次上当?这取决于他能否真正看清问题的本质。如果普京还抱着对西方的幻想,那俄罗斯的未来恐怕会更加艰难。
写在最后
有人说,叙利亚是俄罗斯丢掉的第一块中东棋子,但绝不会是最后一块。中东的格局,正在从多极化向单极化转变,而俄罗斯在这场转换中显然已经失去了主动权。
有人说,普京是个强人,但强人也会犯错。叙利亚的失败,不仅是俄罗斯的战略失误,更是普京个人的决策失误。对于俄罗斯来说,未来的路只会更难走,但正如那句老话所说:“吃一堑,长一智”,或许这是俄罗斯重新审视中东战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