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橘子的舆论危机:脱酸剂毁树、果糖致癌?行业信任被谁透支?

离别锁住思念 2025-01-11 11:27:41

一条消息让砂糖橘社死了。

砂糖橘致癌!农药重金属超标!

果农为了增甜打了脱酸剂,沙糖桔含有重金属,吃了就中毒!

沙糖桔真的有毒吗?脱酸剂到底是什么?还还能愉快地吃砂糖橘吗?

果农的狠活?

相关帖子传出来之后,一些自媒体博主也开始跟风带节奏,煞有介事地提到某篇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研究。

他们声称,这项研究证明了果糖会促进癌细胞的生长,而砂糖橘里的果糖正好不少,再加上果农黑科技脱酸剂的致命一击,砂糖橘瞬间变成了潜在的健康杀手。

《自然》期刊上确实有过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发现果糖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间接促进肿瘤的生长,但这是基于已患癌的小鼠进行的实验,这些小鼠被喂食了大量的高果糖浆,结果显示肿瘤生长加速。

但这并不代表吃砂糖橘就会致癌,不谈剂量谈毒性本来就不客观,这项研究针对的是癌症患者,用的还是高剂量果糖,根本就没办法同正常人食用砂糖橘放在一起比对。

人体对果糖的吸收是有限的,只要保持正常的饮食习惯,根本无需担心因为吃砂糖橘而引发癌症,这项研究也根本没提到砂糖橘或任何具体的水果。

所谓的砂糖橘致癌不过是网上一些人歪曲解读研究结果,刻意制造恐慌罢了。

传言中称,现在市面上的砂糖橘都打了脱酸剂,这种药剂不仅能增甜,还会留下含有重金属的有毒残留,吃多了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有人说脱酸剂已经成了果农的秘密武器,只要一打,橘子立刻甜如蜜糖。

脱酸剂到底是什么?真的有这么可怕吗?

脱酸剂没那么神奇,从生物学上来讲,它可以抑制柠檬酸合成,确实可以达到降低果实酸度的效果,果子不酸了,甜度自然也就上来了。

脱酸剂在生产过程中必然要添加砷酸盐等,对人体和植物都有毒性的重金属化合物,如果过量使用确实会危害消费者健康。

但我国早已明令禁止使用这种三无产品,所以大部分果农都明白,保证水果的品质和安全才是长远的生财之道,不排除市场上可能会存在小部分打了脱酸剂的水果。

但那也多半是个别不法商贩的科技与狠活儿,并不能代表整个行业的状况。

脱酸剂=毒药

为什么说使用脱酸剂只是小概率事件呢?

先不说使用脱酸剂是违法行为,单就使用脱酸剂的后果来看,就没几个果农愿意拿甜蜜的效果去赌自己的钱包。

湖南省湘西州柑橘研究所的专家彭际淼所说,脱酸剂不仅对树体有害,而且也不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脱酸剂对人体存在影响,但果树也是有机生物,用多了也会中毒,使用脱酸剂会严重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导致果树死亡。

使用脱酸剂的果农,最终面临的很可能是颗粒无收,在副作用这么严重面前,又有几个果农愿意为了增加甜度赌上自己的果园呢?

而且我国对食品安全监管非常严格,农业部门每年都会进行多次检查,一旦发现违规使用这类有害物质的情况,果农和商家都会受到严厉处罚。

所以大家大可放心,绝大多数果农都不会也不敢冒险使用这些危险的偏门做法。

对于水果的甜度,现在的农业科学也并不是没有办法,在不怎么增加成本的前提下,能运用科学的手段合理增加水果的甜度,根本就没有必要使用脱酸剂。

而且沙糖桔的甜度,本质上来讲也不是脱酸剂的功劳,砂糖橘之所以甜如砂糖,是因为科学的栽培技术和良好的种植环境。

砂糖橘的种植区域多集中在气候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为砂糖橘的糖分积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

在充值的过程中,果农们还会使用叶面肥和磷酸二氢钾等营养肥料,来促进光合作用,增加糖分的积累。

这些方法都是经过农业科学验证的,对人体无害的同时能有效提高果实的品质,所以砂糖橘的甜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不是靠什么黑科技或者狠活儿。

也不可否认确有一些人为了追求短期利益,铤而走险使用非法手段增甜,在记者的调查中也发现个别商贩,通过违规手段让水果表皮更光滑、颜色更鲜艳、甜度更高,但这些行为只是行业中的一小撮人所为。

柑橘类水果的健康秘密

排除了脱酸剂对人体的影响之后,柑橘类水果对我们的健康是有非常多的好处的。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柑橘类水果的果皮和籽中,含有名为诺米林的物质。

诺米林是天然化合物,研究发现它能激活我们体内的孕烷X受体(PXR),这个受体对人体的解毒功能至关重要。

当诺米林激活PXR后,人体肝脏的解毒功能会被大大增强,诺米林存在的意义就是可以帮助我们的肝脏更高效地清理体内的有害物质。

这样一来,身体排除毒素的能力提高了,整体健康状况也会得到改善,诺米林还有助于减缓细胞衰老的过程。

科学家通过对小鼠进行实验发现,诺米林能显著改善早衰症状,延长了实验小鼠的寿命,虽然这些研究目前还主要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但已有的结果已经足以让人们振奋了。

毕竟柑橘类水果在水果中太普通了,如果能用如此低廉的成本延长生命的长度,这个买卖可不要太划算。

现在网络上的说法太过复杂,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凡是要具备自己的主观判断,千万不能人云亦云。

吃柑橘类水果不仅不会像某些谣言说的那样危害健康,反而会帮助我们增强解毒功能,保护身体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有助于延缓衰老。

所以看了视频之后对砂糖橘和柑橘类水果避之不及的朋友,大可放下顾虑放心享用这份大自然赐予的健康美味。

虽然科学研究为柑橘类水果正了名,但社会上确实也存在个别商贩使用非法手段增甜的行为。

那些追求短期利益的人,可能会冒险使用科技与狠活儿,尽管这在整个行业中只是极少数,但为了确保我们买到的柑橘安全又健康,学会如何正确选购就显得尤为重要。

湖南省湘西州柑橘研究所的专家彭际淼指出,正常的柑橘类水果糖酸比大约在30:1左右,这时的口感是最佳的,既有甜味,又带有一丝微酸,风味更加自然。

如果买到的柑橘吃起来完全没有酸味,那就要警惕了,这种纯甜的水果有可能经过了不合规的处理。

外观上一般很难直接分辨出是否使用了非法增甜手段,最好的办法还是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避免购买价格异常低廉、来源不明的水果。

随着网络上关于砂糖橘致癌、脱酸剂含有重金属等传闻愈演愈烈,整个柑橘产业的信任危机逐渐显现出来。

消费者们开始对市场上所有的柑橘类水果产生了疑虑,即便大多数果农遵循法规、科学种植,个别商贩的不法行为却让整个行业背上了黑锅。

尽管那些违规操作的人只是少数,但他们造成的影响却可能危及整个行业。

在这些相对专业的领域,消费者能接收到的信息本来就是不对称的,在人人注重食品安全的大环境下,一旦舆论上有什么风吹草动,很容易引起消费者的集体恐慌。

整个行业受到影响也是分分钟的事儿,更何况现在的市场品种选择这么多,一种水果出了问题完全不会让消费者出现无水果可吃的困难,所以那些为了眼前利益,不停的添加科技与狠活的人才是真正的愚蠢。

科学栽培和优质水果本应是最大的卖点,但这些竭泽而渔的行为,会让消费者在极短的时间内对行业的信任被透支殆尽,最终害人害己。

如何挽回消费者的信任,成了整个柑橘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果农和商家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坚决杜绝使用违规药剂增甜的行为,政府监管部门也应加大抽查和处罚力度,确保市场上出售的水果都是安全、健康的。

结尾

从“砂糖橘致癌”的谣言到脱酸剂的争议,虽然相关部门很快进行了辟谣,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这世上本就没有空穴来风的事,我们不能让少数不法分子的铤而走险,让行业背上沉重的“黑锅”。

我国农业在不断进步,对消费者来说,理性看待科学研究、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产品是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方式。对于果农和从业者来说,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真正站稳脚跟。

0 阅读:7
离别锁住思念

离别锁住思念

离别锁住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