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竟是血瘀作祟,一把黄芪轻松化解,多年不再复发

心血张大大说 2025-02-16 12:40:53

大家好,我是张志强。

前两天在一个亲戚家串门,瞧见他一个房间的角落里放着一袋子落灰的黄芪,都是买回来不知道怎么用。这一下子让我想起它在调理高血压方面的奇妙功效。

黄芪可不只是常见的滋补药材,它对于有高血压的人来说,它能化解血瘀,降低血管壁的压力,达到平稳降血压的目的。

从中医角度来看,人体的气血运行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只有河水畅通无阻,身体才能保持健康。一旦气血运行不畅,形成血瘀,就如同河道淤积了泥沙,水流受阻,各种问题便会接踵而至。

高血压的出现,很多时候正是因为血瘀。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缓慢,甚至停滞,导致血管壁压力增大,血压自然升高。这就好比水管被堵塞,水压就会升高一样。

而黄芪,这味在中医领域有着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材,在应对高血压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它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诸多作用。

在治疗高血压与血瘀相关的病症时,黄芪主要发挥了补气行血的功效。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重用黄芪,能够补充人体的正气,增强气的推动作用,让停滞的血液重新流动起来,从而化解血瘀,降低血管壁的压力,达到平稳降血压的目的。

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医案。

患者李先生,55 岁,患高血压已经 5 年了。长期服用多种降压西药,血压却始终控制得不理想,经常在 150 - 160/90 - 100mmHg 之间波动。他时常感到头晕、头痛,尤其是在劳累或情绪激动后,症状更加明显。

此外,他还伴有肢体麻木、胸闷等不适。通过诊断,我发现他舌质紫暗,有瘀斑,脉象弦涩,综合判断为血瘀型高血压。

针对李先生的情况,我决定以重用黄芪为核心,为他制定中药调理方案。在药方中,黄芪的用量较大,同时搭配了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丹参、桃仁、红花等,以增强活血通脉的效果;还加入了一些平肝潜阳的药材,如天麻、钩藤,来缓解头晕、头痛等症状。

我叮嘱李先生按时服药,同时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李先生的头晕、头痛症状明显减轻。后又持续服用一段时间后,他的血压下降到了 130 - 140/80 - 85mmHg。

期间根据他的情况调方两次,坚持服用,血压稳定在 130/80mmHg 左右,肢体麻木、胸闷等症状也基本消失。如今,李先生已经停药 1 年多了,血压一直没有复发,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黄芪在治疗血瘀型高血压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但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在使用黄芪治疗高血压时,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药物的剂量和配伍。

同时,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能让更多被高血压困扰的朋友看到希望,了解到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独特魅力。



0 阅读:12
心血张大大说

心血张大大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