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后,上甘岭坑道唯一女兵,在纽约餐馆被当年美战俘一眼认出
1979年的一个寒冷冬日,纽约第五大道上一家高级西餐厅内,来自中国的旅行社经理刘禄曾正与同事们享用晚餐。她敏锐地注意到,餐厅内一位衣着考究的美国中年男子始终在悄悄打量着她。这位男子最终鼓起勇气走到她面前,用略带颤抖的声音询问她是否来自中国。当刘禄曾点头确认后,男子突然激动地握住她的手,提起了26年前在志愿军战俘营里的往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相遇,刘禄曾一时愣住了——这位当年在战俘营里桀骜不驯的美军士兵,如今怎么会出现在纽约的高级餐厅?而他又是如何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更令人好奇的是,这26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一个曾经的战俘如此热情地迎接昔日的审讯官?
一、从上海名门到战地女兵
1928年冬,刘禄曾出生在上海法租界的一处宅院中。她的曾祖父刘秉章是晚清淮军重要将领,曾任四川总督,在军事和政治上都有突出建树。外祖父是江南望族,在当地拥有多处产业。这样显赫的家世为刘禄曾的成长提供了优渥的环境。
刘家重视教育传统,从小让刘禄曾接受中西结合的教育。她不仅跟随祖父学习古文诗词,还在西式学堂系统学习英语和法语。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让她从小就能接触到各种外国文化,这为她日后的翻译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946年,刘禄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东吴大学法律系。东吴大学是当时远东地区最著名的法学院之一,采用全英语教学。在这里,她不仅系统学习了英美法系的法律知识,还精通了美式英语的发音和表达方式。大学期间,她还参加了学校的英语辩论社,经常与来访的美国学者进行交流。
1950年初,朝鲜战争爆发,国家号召各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参军。当时的刘禄曾已经在东吴大学工作,但内心一直有从军报国的愿望。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报纸上看到军队正在招募英语翻译,便毅然决定报名。
面试时,考官对这位出身名门的大学毕业生颇为惊讶。当被问及为何要放弃优越的工作条件时,刘禄曾只说了一句"祖父教导我,读书人要以天下为己任"。她流利的英语和扎实的法律功底,让考官们一致同意破格录取她。
1950年秋,刘禄曾告别了上海的家人,只带着几件换洗衣物和一本英汉词典,随军北上。从上海到东北的漫长旅程中,她第一次体验到了军旅生活的艰辛。列车上挤满了参军的知识青年,大家席地而睡,以干粮充饥。但这些困难丝毫没有动摇她的决心。
到达集结地后,刘禄曾接受了短期军事训练。虽然她从小娇生惯养,但训练中表现出的坚韧和毅力,赢得了教官们的赞许。很快,她就被分配到志愿军政治部敌工部,成为一名翻译官。就这样,这位出身名门的法学院高材生,开始了她的战地翻译生涯。
二、战俘营里的翻译官生涯
1951年初春,刘禄曾跟随部队抵达朝鲜中部地区。刚到达驻地的第一天,她就遇到了空袭。美军的F-86战斗机在低空盘旋,投下的炸弹在营地周围炸出一个个深坑。在防空洞里度过了第一个战地之夜后,刘禄曾立即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
她的第一项任务是翻译缴获的美军文件。这些文件包括作战命令、战术手册、军事地图和士兵们的私人信件。通过这些材料,志愿军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在翻译工作中,刘禄曾养成了随身携带小本子的习惯,记录下遇到的每一个军事术语。
随着战事推进,越来越多的美军被俘虏。刘禄曾开始承担起审讯战俘的任务。她采用了一套独特的审讯方法。首先会询问战俘的家乡、学校和家人,用轻松的话题化解对方的戒备。然后再慢慢引导到军事话题上。这种方式让许多战俘不知不觉就交代了重要信息。
在一次审讯中,一位来自德克萨斯州的美军中尉起初表现得十分傲慢。刘禄曾注意到他的口音,便用标准的德州英语和他交谈。当她谈到休斯顿的棒球队和德州牛排时,这位中尉的态度明显软化了。最终,他不仅详细交代了自己所在部队的情况,还提供了一份重要的作战计划。
1951年夏天,一位特殊的战俘被押送到营地——詹姆斯·伯特纳。这位来自芝加哥的下士在被俘时负了重伤,但态度极其强硬。当时负责审讯的其他翻译都没能从他口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刘禄曾接手了这个棘手的案子。
在与伯特纳的第一次见面中,刘禄曾注意到他书包里有一本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于是她用这本书作为话题切入点,与伯特纳讨论起文学来。原来伯特纳在参军前是芝加哥大学的文学系学生。两人的谈话从海明威延伸到福克纳,从美国文学谈到欧洲文学。这次谈话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
渐渐地,伯特纳开始配合审讯工作。他不仅提供了美军第七师的部署信息,还详细说明了美军的补给线路。更重要的是,通过他的口述,志愿军掌握了美军在三八线附近的防御工事的具体情况。
这段时期,刘禄曾还负责监听美军的无线电通讯。她发现美军经常使用隐语和暗号。通过认真分析和总结,她破译了多个重要的军事暗号,为志愿军的作战提供了重要情报支持。
除了审讯和情报工作,刘禄曾还参与了战俘管理工作。她建议在战俘营开设英语读书会,让战俘们阅读一些反战文学作品。同时,她还组织战俘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教他们写毛笔字,让他们了解中国的历史文明。这些活动既丰富了战俘的生活,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
三、上甘岭战役中的特殊使命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刘禄曾被调往597.9高地的坑道系统,成为这里唯一的女兵。在这个深达数十米的地下工事中,她肩负着多重任务。每天清晨和傍晚,她要通过坑道里的广播系统,用英语向美军阵地播报战况。她的播音词既包含战场形势,也会提到美军的伤亡数字,目的是动摇敌军士气。
在一次播音中,她用标准的美式英语报道了美军在某阵地的伤亡情况,并准确说出了伤亡官兵的姓名和番号。这些信息都来自前线缴获的文件和战俘审讯记录。这次广播在美军阵地引起了极大震动,不少美军士兵开始动摇。
坑道里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弹片和炮火不断轰击坑道口,震得尘土纷纷落下。昼夜不分的战斗中,她和战士们只能靠着潮湿的坑道墙壁小憩。但她仍坚持每天整理情报资料,为前线提供战场动态。
在上甘岭战役期间,刘禄曾创新性地组建了一支战地医疗翻译小组。这支小组由她培训的几名懂英语的战地医生组成,专门负责救治被俘的美军伤员。这不仅解决了与伤员沟通的问题,也在无形中瓦解了敌军的抵抗意志。
她还在坑道里开展了一项特殊的工作——心理战。通过对美军通讯的监听,她发现许多美军士兵因连续作战而出现心理问题。于是,她开始在广播中穿插美国民谣和乡村音乐,并朗读美军士兵家人的来信片段。这种方式使得不少美军士兵产生了思乡情绪,战斗意志受到影响。
战役进入胶着阶段后,刘禄曾提出了"文化突击"的建议。她组织战俘们写信给前线的美军战友,讲述被俘后受到的人道待遇。这些信件用气球送往美军阵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据统计,仅在11月份,就有数十名美军士兵主动投降。
在坑道系统中,她还建立了一个简易的战俘教育站。每当有新的战俘被送来,她都会组织他们学习简单的中文,教他们唱中国民歌。同时,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战俘们解释战争的真相。这种方式让许多战俘改变了对中国的偏见。
最具创新性的是她发起的"战地心理辅导计划"。她注意到很多战俘都有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于是她开始定期与战俘们谈心,帮助他们疏导情绪。她还组织战俘们进行集体活动,如下棋、读书和讨论会,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在上甘岭战役最激烈的阶段,她曾冒着炮火去抢救一名重伤的美军飞行员。这名飞行员的战斗机被击落在双方阵地之间。在确认他还有生命迹象后,她带领医疗组冒着枪林弹雨将其救回。这个行动不仅救回了一条生命,也在战俘中建立了威信。
四、战后26年的故事延续
1953年停战协定签署后,刘禄曾被任命为战俘遣返工作组的翻译官。在板门店,她见证了数千名战俘的遣返过程。许多曾经接受过她帮助的美军战俘在离开时,都主动向她告别。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位被她从战场救回的飞行员,临走时将自己的飞行员徽章赠予她,表示感谢。
回国后,刘禄曾被分配到外交部工作。她的英语能力和战时经验使她很快成为外事接待的骨干。1955年,她参与了中美大使级会谈的翻译工作。会谈期间,一位美方代表认出了她——这位代表正是当年在战俘营里的一名军官。他特意向中方代表团转达了对刘禄曾在战时人道主义行为的感谢。
1960年代初,刘禄曾调任到中国国际旅行社。她负责接待外国旅游团,其中不乏当年的美军战俘。1963年春,一个来自明尼苏达州的旅游团中,就有三位曾经在她负责的战俘营待过的退伍军人。他们专程来中国寻访战时的记忆,并带来了他们在美国出版的回忆录,书中详细记录了刘禄曾在战俘营中的点点滴滴。
1972年,随着中美关系解冻,越来越多的美国退伍军人开始寻访中国。其中包括当年在上甘岭战役中被俘的士兵。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刘禄曾的消息。1975年,美国一家电视台甚至专门制作了一期专题节目,讲述这位特殊女兵的故事。节目播出后,更多的美军老兵开始与中国方面联系,希望能够重逢这位战时的翻译官。
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刘禄曾作为旅行社高级经理,开始带团出访美国。每到一个城市,都会有当地的退伍军人协会派代表来见她。有时是一个简单的茶叙,有时是一场隆重的晚宴。这些场合上,老兵们总会提起战俘营里的往事:有人记得她教授的中文课,有人还能哼出她教的中国民歌。
1979年那次在纽约的偶遇,更是给这段历史增添了戏剧性的一笔。认出她的那位美国人名叫托马斯·威廉姆斯,曾是战俘营里最难对付的战俘之一。但在刘禄曾的感化下,他不仅学会了用毛笔写中国字,还深深爱上了中国文化。战后,他专门去学习了中文,在纽约开了一家中餐馆,墙上挂满了中国字画。
这些年来,刘禄曾收到过无数来自美国的信件。有的是感谢她的救命之恩,有的是述说战后的生活,有的则是邀请她去美国访问。这些泛黄的信件,见证了一段跨越战火与和平的特殊情谊。在一封1977年的信中,一位老兵写道:"战争让我们相遇,和平使我们重逢,这或许就是历史最大的慰藉。"
五、历史见证者的最后时光
1980年,刘禄曾从旅行社退休后,开始整理她在战俘营期间的工作笔记。这些泛黄的笔记本记录了近三年的战俘管理工作,包括每个战俘的详细资料、谈话记录和行为表现。其中最特别的是一本印有1952年字样的绿色笔记本,里面详细记载了上甘岭战役期间的广播稿和情报分析。
1982年春,美国退伍军人协会邀请刘禄曾赴美访问。在华盛顿特区,她参加了一场特殊的聚会。当年在战俘营里的五十多名美军老兵从全美各地赶来相聚。他们带来了保存多年的物品:有的是战俘营时期学写的毛笔字,有的是当年在营里用粗纸画的中国山水画,还有人带来了刘禄曾教他们唱的中国歌曲的手抄本。
1985年,一部以刘禄曾为原型的纪录片在美国公共电视台播出。片中采访了二十多位曾在她管理下的战俘。他们讲述了战俘营里的点点滴滴:每周的读书会、中文课程、围棋教学。一位来自堪萨斯州的老兵还展示了他保存了三十多年的《论语》抄本,那是他在战俘营时在刘禄曾指导下抄写的。
1988年,刘禄曾应邀参加了在旧金山举办的"战争与和平"国际研讨会。会议期间,她展示了自己保存的战时文物,包括那枚美军飞行员赠送的徽章、战俘们写的感谢信,以及一本记录战俘教育活动的相册。这些实物后来被旧金山和平博物馆永久收藏。
1990年代初,刘禄曾开始在北京大学举办讲座,向年轻一代讲述战争年代的故事。她带来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包括战时拍摄的照片、手绘的战俘营平面图,以及当时使用的翻译工具书。这些实物资料后来成为北京大学历史博物馆的重要藏品。
1995年,在抗战胜利五十周年纪念活动上,刘禄曾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那是一本由美国退伍军人协会编辑的画册,收录了数百名曾在她管理下的战俘的近况和感言。画册的扉页写着:"致我们永远记得的中国女翻译官"。
1998年冬,已经年过古稀的刘禄曾接待了最后一批来访的美国老兵。这些老兵大多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们依然记得战俘营里的一草一木。其中一位老兵带来了自己创作的油画,画的正是战俘营里刘禄曾教他们写毛笔字的场景。
2000年,刘禄曾将自己保存的全部战时资料捐赠给了军事博物馆。这些资料包括三十多本工作笔记、数百封书信、几十张照片,以及大量的战时文件。这批珍贵的历史资料,成为了研究那段特殊历史的重要依据。她说,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应该留给后人。当年在战俘营里播放过的那些美国民谣唱片,那本被翻得发旧的英汉军事词典,还有那些写满了笔记的审讯记录本,都成为了永久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