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师原师长张旭,政委刘春灏文章:深切缅怀63师创建者张爱萍将军
1938年深秋,烽火连天的豫皖苏交界处,一位年轻的红军指挥员张爱萍临危受命,肩负起开辟敌后根据地的重任。从新四军游击支队到九旅的创建者,他带领部队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写下了荡气回肠的篇章。半个多世纪过去,这支诞生于战火、成长于硝烟的部队,已发展成为驻守六盘山下的63师。2000年初春,年迈的张爱萍将军在北京寓所接见时任63师师长张旭、政委刘春灏,深情寄语"弘扬九旅好传统,雄踞六盘立新功",为这支英雄部队的光荣传统再添华彩。
烽火岁月 英雄铸魂
1938年的中国大地,日寇的铁蹄肆虐着华夏大地。徐州会战后,日军在豫皖苏边区疯狂烧杀抢掠,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这片土地上,各色武装力量纷纷崛起,有的投靠日寇成为汉奸,有的则化身土匪为祸一方。人民群众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亟待一支真正为民抗日的力量来解救他们。
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决定派遣一批优秀的红军干部前往豫皖苏地区。他们肩负着组织和领导当地游击武装,开辟革命根据地的重任。
在这个关键时刻,新四军游击队司令员彭雪枫向周恩来发出请求,希望调派张爱萍前来支援。这两位曾在红三军团并肩作战的战友,有着生死相托的革命情谊。
在长征途中,他们曾共同经历了草地的生死考验。当时一个是团长,一个是政委,面对仅剩的最后一块饼,两人都推让给对方。这份战友情谊在革命的洪流中愈发深厚。
张爱萍到达新四军游击支队后,很快被任命为豫皖苏省委书记。他深知形势危急,当即投入到紧张的战争准备工作中。
在当时的形势下,游击队的力量还很分散。有的是地方武装,有的是农民自发组织的抗日队伍,还有一些是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共产党员领导的武装。
张爱萍深入基层,走访各支游击队伍。他亲自与各路义军首领谈心,宣传党的抗日主张,统一思想认识。
他采取"团结-改造-发展"的方针,把这些分散的武装力量逐步纳入党的领导。同时,他注重培养基层干部,选派政工干部深入各支队伍,提高部队的政治觉悟和战斗力。
在张爱萍的努力下,这些游击队伍开始有了组织性和纪律性。他们不再是各自为战的游散武装,而是逐渐成为一支有统一指挥、有政治方向的抗日力量。
这段峥嵘岁月,正是63师的前身在革命烽火中孕育的艰难历程。它见证了一个英雄部队的诞生,也记录了张爱萍将军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的光辉足迹。
运筹帷幄 谱写抗战新篇
1939年的春天,张爱萍率领一支精干队伍向津浦路东进发。皖东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散布着大大小小的抗日武装力量,等待着一位善于经略的统帅来整合。
在抵达宿县后,张爱萍立即与"六抗"三支队的领导人赵汇川取得联系。这支武装力量虽然初具规模,但军政素质亟待提高。
张爱萍派出一批政工干部进驻三支队,帮助他们提高政治觉悟和军事素养。通过系统培训和实战历练,三支队很快成长为一支作风优良的抗日劲旅。
在处理与国民党的关系上,张爱萍展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他注意到国民党专员盛子瑾与地方实力派之间存在矛盾,便抓住这个机会展开统战工作。
通过巧妙周旋,张爱萍说服盛子瑾接受了新四军在皖东北的合作抗日建议。这一外交成果为皖东北地区形成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在统一战线工作取得突破后,张爱萍着手进行军事整编。他将共产党掌握的"六抗"部队改编为新四军六支队四总队,并亲自担任总队长兼政委。
为了给根据地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张爱萍促成了中共山东分局建立的苏皖区党委迁至皖东北。他将区党委与"八路军、新四军驻皖东北办事处"合署办公,自己担任办事处处长。
这个决策使得八路军、新四军在皖东北有了第一个公开的办事机关,也为苏皖区党委提供了安全的活动场所。从此,革命力量在这片土地上有了稳固的立足点。
张爱萍深知,要建立根据地就必须广泛团结各方力量。他四处奔走,与各路抗日势力建立联系,推动地方武装的建设和发展。
在他的努力下,仅用三个月时间,一个横跨五个县、十六个区的抗日根据地就在皖东北这片热土上建立起来。这里曾经是土匪横行、敌伪势力盘踞的乱世之地,如今却成为了抗日的重要战略基地。
根据地的建立过程充满艰辛和智慧。张爱萍带领部队,既要打击敌人,又要争取民心,还要调和各方矛盾。他们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这个根据地的建立,不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后来的解放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它见证了共产党人在艰难环境中开创事业的智慧和胆识。
在这片热土上,一个个村庄从日寇的铁蹄下解放出来,一批批青年加入到抗日队伍中来。皖东北根据地逐渐成为华东地区抗日战争的重要战略支点。
张爱萍和他的战友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有正确的策略和坚定的信念,就能在最艰难的环境中开创出一番事业。这段历史成为了63师光荣传统的重要源头。
铁血丹心 九旅扬威两淮
1940年初,新四军九旅在张爱萍的率领下正式成立。这支由游击队发展而来的部队,肩负着在两淮地区开展抗日斗争的重任。
九旅成立之初,装备简陋,物资匮乏。武器大多是从敌人手中缴获来的,弹药补给更是紧张到每次战斗都要精打细算。
张爱萍带领部队开展了一系列大小战役,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洪泽湖畔的战斗。在这场战役中,九旅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成功歼灭了日军一个中队。
战斗结束后,九旅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这些装备为部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更重要的是,这场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当地军民的抗日斗志。
在张爱萍的指挥下,九旅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作战风格。白天化整为零,分散在群众中间发动群众;夜晚则集中力量,对敌人实施突然袭击。
九旅战士们在战斗中表现出惊人的意志力。有时连续作战数天,饿了就啃几口干粮,渴了就喝河里的水,但从没有人叫过苦喊过累。
在一次次战斗中,九旅逐渐成长为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劲旅。仅1940年下半年,他们就先后进行了180多次大小战斗,消灭了大量敌伪军。
张爱萍特别重视部队的政治教育工作。他要求每个战士都要学会和群众打成一片,做到"朱德的枪法,刘伯承的剑法,群众工作要像董必武"。
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张爱萍在九旅建立了严格的训练制度。每天早上天还没亮,部队就开始操练,刺杀、投弹、射击,样样都要精通。
在张爱萍的带领下,九旅不仅在军事上屡建战功,在发动群众、建设根据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帮助农民收割庄稼,协助群众建立抗日组织。
九旅的战士们经常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住的是农家的茅草屋,吃的是百姓的粗粮饭,但却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护。
这支部队还建立了严格的群众纪律。进村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损坏群众财物及时赔偿,这些规定在当时的军队中是很少见的。
张爱萍常说:"打仗就是打人心"。在他的领导下,九旅不仅在军事上连战连捷,更在群众中树立起了人民子弟兵的光辉形象。
日军曾多次对九旅的根据地发动"扫荡",但每次都无功而返。因为在群众的掩护下,九旅像游鱼一样,能在敌人的包围圈中灵活突围。
这段光辉岁月,九旅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依靠群众,发扬革命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薪火相传 六盘山下新传奇
1941年春,皖南事变爆发后,张爱萍带领九旅转战江淮,继续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这支英雄部队在战火纷飞中不断发展壮大,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这支部队改编为解放军序列,继承了九旅的光荣传统。他们南征北战,转战大江南北,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新中国成立后,这支部队整编为63师,驻守在宁夏六盘山下。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他们继承和发扬着张爱萍将军和九旅的优良传统。
2000年春天,时任63师师长张旭和政委刘春灏赴京,专程拜访了已是耄耋之年的张爱萍将军。这次会面,让历史与现实产生了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对话。
张爱萍将军虽然年事已高,但对部队的关心丝毫未减。他详细询问了部队的建设情况,特别关注官兵们的训练和生活状况。
在谈到部队传统时,张爱萍将军回忆起了那段峥嵘岁月。他说起了九旅创建时期的艰难困苦,讲述了战士们不畏牺牲、英勇战斗的故事。
张爱萍将军特别强调,部队要永远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九旅的光荣传统,也是63师必须永远坚持的优良作风。
面对新时期部队建设的新任务,张爱萍将军寄语63师:"弘扬九旅好传统,雄踞六盘立新功"。这十六个字,既是对历史的传承,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在张爱萍将军的指引下,63师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发展进步。他们把九旅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转化为推动部队建设的强大动力。
63师官兵牢记张爱萍将军的嘱托,在训练场上刻苦钻研,在执勤岗位上恪尽职守。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期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
部队还经常组织官兵学习九旅的历史,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通过这种传统教育,使年轻一代官兵更深刻地理解了部队的光荣传统。
在六盘山下,63师官兵发扬"老九旅"的战斗精神,把部队建设得越来越强。他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新的业绩诠释着革命军人的忠诚与担当。
这支部队的发展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历程的缩影。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建设时期到新时代,他们始终保持着革命军队的本色。
时光流转,岁月变迁,但九旅的革命精神永远铭刻在63师官兵的心中。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革命传统永放光芒。
今天的63师,正以昂扬的斗志、过硬的作风,在强军兴军的征程上续写新的篇章。他们用忠诚和担当,传承着张爱萍将军和九旅的光荣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