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一个很火的视频:
一家江苏的工厂,他们在招工,厂门口排着不少人。
HR用喇叭重复喊话:“86年以前出生的人,现在就可以离开了”。
言下之意,就是37岁以上的,不能满足他们的年龄要求,属于一票否决的范围。
消息一出,随即引发网友们的热议:
“37岁工作嫌老,65岁退休嫌早”。
“生我时嫌多, 我生时嫌少,上班嫌我老,退休嫌我小,终究是80后扛下了所有”。
“生于人间,我何罪之有”。
包括国家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也都设立了35岁的门槛。这对社会招工更是有所引导。
按理说35岁的人,已经成熟稳重,做事更有章法,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都非常丰富,为什么这些基层岗位,就是容不下他们?
如果你了解商业运行的本质,就会完全理解这种现状了!
商业运行的本质是交换。同样体现在用人上:
在底层,单位交换他们的体力和时间。
在中层,单位交换他们的脑力和技能。
在高层,单位交换他们的权力和资源。
做为最基层的工作人员,单位需要他们有足够的体力和时间,来处理高强度、或是繁杂的工作。
人到中年,在体力上,确实已经不如年轻人丰盛了。在时间上,由于家庭的羁绊,也比年轻人少。
如果给付的报酬相同,单位在中年人身上交换的体力和时间,确实没有录用年轻人,那么有性价比。
所以,这虽然很现实,但它确实是一个现实。我们只能趁着年轻,努力拼搏,摆脱底层的桎锢。
程序员和高级技师,在职场的金字塔体系中,都属于中层。
但是大部分程序员,到了中年,要面对被“优化”的风险。而高级技师,在这方面的风险,相对要小得多。
这同样符合商业本质:程序员拿出来交换的是脑力,高级技师拿出来交换的是技能。
脑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下滑;但其它专业技能,却因为经验的增加,变得更加珍贵。
所以中层人员,要清楚自己的交换筹码,扬长避短,不断提升自己可以创造的价值,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企业里的高管,很少有从中层管理中提拔的,大多数是从外面挖来的。
很多人都不理解:从中层里提拔,会为更多的中层管理者创造晋升的机会,而且他们对企业更加了解,更有归属感。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因为企业与高管交换的,是他们的权力和资源。
中层管理者,不管能力怎样提升,他们都局限在了企业的框架内,很难有能帮助到企业发展的权力和资源。
这些人才,一般只能从外面挖。还要尽量选择更大公司出来的人,或是与体制内有关系的人。他们的人脉资源更为丰富,在视野上也更加开阔。
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想要有更大的职业发展,想要晋升到高管层,最好在做职业规划时,尽量选择大企业、知名企业。
商业的本质是交换,逐利是企业家的根本目的。只有顺应这个客观规律,提升我们的交换筹码,才能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