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从调剂的意思是,当你的档案被某所大学调入后所填的各个专业未录取时,你是否同意调配到其他缺额专业学习?
实行平行志愿之后,投档到高校的考生分数“扁平化”,被录取考生之间的分数往往跟我们接近,集中在以很小的一个分数段内,在考生集中报考某所热门院校和什么热门专业时,这一现象就会特别集中和突出。
这就招致了高校在就业时往往就会比较困难,很多考生专业志愿无法满足,若想落选,这时就只能依靠服从调剂志愿进入心仪学校。
平行志愿中的服从调剂,仅仅指的是专业是否服从调剂不会涉及院校是否会服从调剂?
专业服从的意思是你过了该校的投档线,但不能被你所报的专业录取,同时,该校仍有专业未录满的时候,学校可以录取,你这样就服从专业调剂了,便是被为录满的专业录取。
若不服从调剂,该学校便退档,所以服从专业调剂,不会影响你,本来可以录取的,专业录取只有在你的成绩不够你报的专业时才会有效。
如果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填了几个同类的相关专业,那学校在调整专业时,也会尽量安排在这一类里面。
考生如果确认服从调剂,一方面给自己增加了被录取的机会,这成为了想进入的大学的一个途径;另一方面,必须接受按调配入学的义务,极有可能调剂录取的专业与报考初衷的专业相差甚远,甚至考生自己完全不喜欢,对此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填了服从就会按照存在缺额的招生计划中优先调配比较好的专业服从调剂者,一旦被录取,后面的志愿就一律作废。因此,对于服从调剂,考生就要充分的重视,也要慎重地填涂,表态要具体明确。
那么被调剂的专业会不会都是非常差的专业呢?这是许多考生对服从调剂的疑虑,其实现在高校的专业设置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很多考生看专业都是望文生义,许多看起来非常冷门的专业,实际上的就业前景却特别好。
目前看来,天津的比较多的专业一般会分为两种,一种是计划量大的专业,还有一种就是计划量比较少的专业,但说到底,这都是由于考生的心理作用而形成的。
比如招生数目多,考生会从心理上抵触,认为这个专业不好;招生量少,考生又担心自己进不去,不敢填报,从而影响了专业的录取,征集志愿也就应运而生了。
如果填报的志愿没有被录取,平行志愿和服从调剂也失败之后,征集志愿就成了另一种途径。考生在填报征集志愿时,切忌挑肥拣瘦,着实优秀也进不了这个阶段之中。
征集志愿的特点,决定了,进入征集志愿行列的院校专业,除一批本科个别学校之外,大都不尽人意,或是院校档次低,或是专业大众化,或是地域偏远等,在这一阶段,有学上比挑专业更重要。
征集志愿是指在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由省考试院向社会公开院校未完成的招生计划,以及部分院校在平行志愿录取后,向该省投放的综招计划。
批次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根据征集志愿信息上网填报,在同一个批次之中,只有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才能进行相应的征集志愿填报和录取,这里要注意一点,只有批次线上的考生才可以填报,因此,妄想专科分数上本科的考生只能是痴心妄想。
征集志愿的好处在于,考生在知道哪些院校还未满额的情况下,能够针对性的填报志愿,较好地克服了填报志愿的盲目性。
对于征集志愿,社会上存在一些误区,第一点,征集志愿的学校不一定都是差学校。只要一个院校填报人数少于院校计划招生数或者提档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这个院校就有可能成为征集志愿的对象,所以每一批次都有参加征集志愿的学校。
当然,征集志愿也是有批次差异的,越往下学校档次越低,参加征集志愿的院校名额也就越多。因此,在选择时不要挑肥拣瘦,选择一所合适的学校就读即可。
参加征集志愿的学校投档分数不一定比第一次录取时要低,恰恰相反,多数学校还会高很多。
原因有多个,首先就是参加征集志愿的考生,都是在前几批次中落选的考生,多数考生害怕滑档,就产生了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的心理,降维填报。
第二是征集志愿的考生,是部分院校,缺额计划不多,选择余地也相对较小;再一个是征集志愿与前几次一样,也采用平行志愿的方式,按照分数优先录取,这些原因可能会导致征集志愿的投档分数线相对较高。
填报征集志愿的方法与填报其他志愿的方法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一批本科征集志愿,不能用分数段、位次段或对比院校提供的录取资料进行。
因此,征集志愿的录取具有拼运气的存在,有的院校在参加征集志愿时,由于缺额较多,会降分征集志愿,但是这并不等于说考生填报了征集志愿的学校,就一定会被录取。
这些与填报征集志愿的人数多少有关?当人数太多,或者超过院校计划数时,院校就不会再降分征集志愿。
在填报征集志愿时,要特别注意时间地点,征集志愿的时间大都很短,一般会在一两天内进行,考试要密切关注省考试院发布的相关信息。
与第一次填报一样,一定要注意自身条件和特殊招生的要求,也要注意分数和专业的要求,还要注意征集志愿的次数。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先查询录取结果之后,再进行填报志愿,凡是被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填报征集志愿和征集志愿的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