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螨仪=智商税?亲身体验,400块的希亦RM1给出正确答案

笔点酷玩 2025-04-04 21:44:22

早起就打喷嚏,后背莫名发痒,你肯定不是单身,和你同床共枕的,还有很多微生物!每克床褥灰尘中,就可能藏着3000-15000只螨虫,还有无数的代谢物,这些肉眼难见的小东西,正是引发过敏、哮喘的元凶之一。而对付这些肉眼难见的小东西,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晒太阳。

请注意,晒太阳不是万能的,而且短时间的晒被并不能彻底消灭它们;在采光、温湿度环境不佳的地区,表面的螨虫也未必会被晒死,更别提潜藏在被褥深处的微生物了,这个时候,咱们真就需要专业的除螨仪了。

看下图实拍!这是我初次使用除螨仪,给看似挺干净的一张床做了“全床spa”后,尘盒里“收获”的脏东西!很难想象我每天睡觉要和它们打成一片……那些认为除螨仪是智商税的言论不攻自破。

我选的这款希亦RM1除螨仪花了不到400块。和传统除螨仪的单一功能不同,希亦RM1几乎涵盖了目前市面上所有除螨抑菌的全部功能——超声波、UV紫外灯、65℃热风、螺旋立场,高标准的15000Pa强负压大吸力、可以彻底消灭深层过敏原。

市面上确实有些无线除螨仪是智商税——电池和功率有上限,再加上劣质电机和假双杯,吸力不足自然无法强力除螨。而希亦RM1就不一样了,它属于真·双杯的专业版,有线直驱性能无损耗,尘气分离不污染室内空气,最重要的是,清洗维护也非常方便。对我来说,这四百花得真不亏。

简单开箱,除了说明书,就是除螨仪本体。

额定功率350瓦,线缆长度足足4米,超大房间也方便接电。

真正的双杯+尘气分离设计,其中过滤杯0.2升,集尘杯0.4升。

机器底部集合N多“杀招”。比如红蓝色的大直径交叠螺旋滚刷拍打结构,可以模拟涡轮动力震出深层螨虫、螨卵和细微尘粒;5颗UV灯组可穿透织物,杀灭螨菌源头;DeepC超声波可与紫外杀菌配合强化杀螨效率;而HVTOP双无刷电机系统带来的15000Pa负压强,则可以将所有污染物全数吸出,还你一套干净的被褥。除此之外,这款除螨仪的后部还有65℃温热风吹出,辅助干燥床褥,纤维内的湿气尽除,螨虫无处落脚。

下图是我将其可拆卸零件全部“分解”后的“全家福”,可以看到不止两套尘杯、滤芯可以轻松拆解,辊轴结构也可拆下,每次打扫之后可以无死角清洗,机器内部不会积攒脏污细菌,下次投入战斗时仍是“干净帮手”。

一键操控+显示屏特写。可以看到4大功能灯以及左右各一个“尘螨感应”灯(对应灰尘传感器),可以直观体现机器工作状态和被褥面脏污程度。

整机重量适中,女生也可单手拿取,工作时贴着被褥前后平滑移动,底部有滚轮辅助不费力,而两个滚轮也是紫外灯(直接照射人体有害)的安全保护装置,靠自身重力将滚轮压下时,UV灯才能启动(此时被机器遮挡、只会照射被褥区域杀螨);一旦抬起些许,滚轮弹出就会止停UV灯,确保人身安全。

经过热风+UV+拍打+吸附,它们聚成一坨坨一团团,取下尘盒近距离拍两张大家感受一下!

没想到小卧室的床也这么脏!这些细碎粉沫里应该有无数的皮屑和螨虫吧。

离尘杯这么近我都不敢喘大气,赶紧把俩尘盒拿到卫生间拆解,避免气流吹散二次污染,先接点水把大部分脏污倒掉,剩下的冲洗一下就搞干净了。

你还别说,科学的设计的确会让清洁工作量骤减,如下图所示,除了HEPA不能水洗,其余拆解后的配件都可水洗晾干。

对于除尘除螨电器来说,尘气分离是必须的,这样可以避免空气流动将表面脏污冲散到环境空气中,造成二次污染;而这样的系统必须能够保证较高的密封性,希亦RM1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到位。

另外,在使用→清洁的多次循环之后,我发现希亦RM1风道系统的各结构部件都没有粉尘泄漏的迹象,而且清洁打理确实非常顺手。总之,如果你也有类似的被褥清洁、除螨杀菌需求,强烈建议各位选择功能体验与希亦RM1持平的除螨仪产品,消费预算也不必过高,一千块的也有糟心货,300~600元的刚刚好,如果功能全面,用个三五年就算赚到了。

我是笔点酷玩,希望我的分享能给你一些启发和参考,我们下期再会!

0 阅读:9
笔点酷玩

笔点酷玩

笔点酷玩:新鲜科技前沿,一手数码评测 | 全网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