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1969年的4月张治中因病去世,此时的北京一片肃穆。
张治中的后事该如何处理?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着,始终没有一个定论。
特殊时期遇到了特殊的人物,张治中的身份始终都会引起旁人的诟病。就在大家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周总理拍案而起,亲自决定了2件事情。
究竟是何原因让国务院上下吵翻了天?又是什么让周总理不顾一切地将张治中的后事给安排妥当?
爱国战将张治中张治中是蒋介石旗下最有名的八大战将之一,作为黄埔系的代表,当年张治中在国民党内部的地位相当高。他在抗战时期任京沪警备司令,起点相当高。
当年淞沪会战爆发,身为第九军司令的张治中率中华将士誓与日军血战到底。后来他对蒋介石的消极抗日特别反感,他居然辞去司令之职,跑到湖南从政。
在抗战结束后,蒋介石开始企图消灭其他政权。他连续几天给毛主席发电报邀请去重庆“共商国是”。
可事实上,挖坑下套的事,蒋介石没少干。他等的就是毛主席拒绝,然后自己就能光明正大地挑起内战。谁都明白重庆之行多凶险,但毛主席为了天下毅然赴约。
周总理当时十分担心主席的安全,就委托自己的好友张治中负责我党人员的安全问题。结果毛主席刚下飞机就让张治中接到自己的别墅中。
说实话,两党会谈并没有多少进展,毕竟蒋介石打得什么算盘谁都清楚。可在这个节骨眼上蒋介石想留毛主席多住几天,顺便伺机暗杀。
张治中早就洞察一切,不仅将自己的亲信都调出去守卫,还将附近国民党特务处的人员看得死死的。最后张治中提前将毛主席送回延安,确保了毛主席的安危。
在1949年的时候,穷途末路的蒋介石这才想到和谈。当时他派了张治中等人去了北平。可共产党打算坐下来好好商量,贼心不死的蒋介石却拒绝了和谈中的所有提议。
此时会谈破裂,在电话中蒋介石大骂张治中没用。无可奈何的张治中就打算回南京复命。在这危急时刻周总理拦下了他,提醒这位好友如果回去,那绝对就是第二个张学良!
思虑很久的张治中与家人留在了北京等待解放,这才有新中国成立后,张治中成为国家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事。
周总理的战友情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安排好张治中一家的衣食住行。两人的感情相当好,闲暇之余周总理还亲自下厨与挚友相聚。
可在1969年的春天,张治中因病去世,享年79岁。在他去世后,国务院的相关部门开始商讨起张治中的后事来。
可当时是1969年,中国建国后最特殊的十年里,任何的举动都能掀起风浪,所以有关部门的同志就有些为难了。毕竟张治中的身份是国民党高官,他在特殊时期也受到了波及。
如果贸然举办追悼会的话很可能会出事,不少人就建议不要再有任何的悼念仪式了,直接派几个人去看望下家属就行了。
但此时不少人觉得张治中无论是抗战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都有贡献,如果贸然取消追悼会可能有些突兀。一时间在会议上两拨人吵得不可开交。
此时听到消息的周总理看着两拨人吵成这样就相当生气,他表示张治中虽然曾经是国民党人士,但他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巨大的贡献,无论如何他的追悼会一定要举行。
所以当时周总理就下达了两个指示。首先表示张治中作为党内最重要的成员,追悼会是必须要开的的。不仅如此,还要通知党内好友悉数参加。第二点就是身为国家总理,自己会亲自参加追悼会。
这两个决定一经公布,再有反对的意见的人都闭嘴了。毕竟周总理亲自参加追悼会,这就意味着张治中的身份得到了共产党的认可,任何人不能有任何的反对。
就因为这样,在1969年的4月9日,张治中的追悼会在北京如期举行。作为老友的周总理亲自到机场送张治中最后一程。
可以说,这并不是简单的追悼会,而是周总理亲自认证:一个人如果有贡献,不应该因为一个特殊的身份被抹杀!所以共产党做事并不绝对,我们既讲政治又讲情义!
参考资料:1·凤凰网-《1969年4月6日 爱国将领张治中逝世》2·人民网-《张治中与周恩来:虽是兄弟,寸步不让【2】》3·光明网-《张治中在“文革”中(外一篇)》4·百度百科-《张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