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国会提出的《恢复贸易公平法案》,其实是特朗普主义的一种延续,而且其关税政策比特朗普时期还要激进得多。此法案主张取消中国在美国的优惠贸易地位,给中国商品加征更高的关税,还打算彻底终止对低价值中国进口商品的“小额豁免”待遇。美国搞出这一举措,根源在于它对中国经济崛起感到焦虑,也是在对国际贸易规则进行破坏性的挑战。表面上说是为了“公平贸易”,实际上就是在为美国自己的经济利益搞霸权操作,背后藏着的是一场想用经济手段把中国“孤立”起来的战略谋划。
首先,特朗普政府推行关税政策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存在着浓厚的政治与经济缘由。特朗普不断指责中国对美国存在贸易顺差,觉得中国借助不公平的贸易方式“抢夺”了美国的经济利益。但是,特朗普所说的“贸易顺差”,实质上是全球经济分工以及比较优势的呈现。中国的低价商品进入美国市场,不但满足了美国消费者对廉价商品的需要,还促进了美国消费经济的发展。凭借关税单方面去改变这种贸易格局,毫无疑问是在违背市场规律,企图用“保护主义”去处理全球化引发的繁杂经济问题。
《恢复贸易公平法案》表明,关税会在五年时间里分阶段施行,由10%渐渐提升到100%。这一政策肯定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更大压力,不过美国消费者才会是受影响最严重的。说到底,消费者尤其是普通老百姓才是关税的最终受害者。美国的中低收入人群,会由于商品价格上扬而受到更大的经济影响。特朗普曾放言要“使美国再次强大”,然而他的一连串关税举措,致使美国的消费品价格不断上涨,让美国民众承担了更高的成本。
其次,法案表明会终止小额豁免政策,这就表示要对价值 800 美元以下的低价值商品收取关税,该政策实际产生的影响会更为突出。原本小额豁免是美国为推动跨境电商发展、让贸易流程简便而设置的政策,可在特朗普的“反华”思想作用下,成了打压中国的工具。特朗普政府拿“非法进口芬太尼前体化学品”当借口,对小额豁免政策加以指责,并想要将其取消。但是,这样的做法不但对解决芬太尼问题没有帮助,反而是把一个庞大的国际贸易问题限制在了单个国家的范畴里。对中国商品的打压会让中美贸易紧张态势进一步加剧,最终受损害的还是全球经济的安稳性。
另外,法案里所说的撤销“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意味着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在加剧。从2000年起,美国凭借“永久正常贸易关系”给予中国特殊贸易地位,给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创造了条件。现今,这一政策在美国国内的支持率下降了,可长远来讲,这种单方面撤销的举动会给全球贸易秩序带来极大冲击。美国的这种做法,不但破坏了多年来国际贸易的稳固架构,还让全球化的潮流面临更多变数。
虽说美国政府想借这一法案提升国内制造业的竞争力,然而其却没考虑到全球供应链的繁杂性以及不可逆转的特性。中美两国在全球供应链里相互深度依靠,美国的部分高端科技产业、制造业还有消费品的生产,都得依赖中国的中低端产品与原材料。要是中美关系变糟,那这些产业就可能有“链条断裂”的危险,从而对美国国内产业的竞争力产生影响。而中国肯定不会不管,必然会实施反制手段,这样一来双方就会陷入更严重的经济对抗当中。
特别严重的是,美国在这个过程中对国际经济规则不管不顾还加以破坏。美国一边宣扬全球自由贸易,另一边却搞单边主义,想用强硬的关税政策迫使中国妥协。这种“挑着来的自由贸易”不但对全球经济没好处,还会让美国在全球经济里的领导地位变得更弱。中国已经清楚表明,会施行必要的反击手段,而且全球的贸易伙伴也在重新看待美国的贸易举动,国际社会的可信度正遭遇从未有过的考验。
于中国而言,面对美国施加的压力,中国要保持战略的坚定性,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强化科技创新,提高在全球产业链里的话语权。关税政策带来的威胁,不能成为中国后退的借口,而应化作推动自身进步的力量。在应对美国之时,中国更需加速和其他经济体的协作,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范畴内,推进全球贸易的多样性,降低对单个市场的依赖程度,增进在全球经济中的自主性。
特朗普及其拥护者的“关税致胜”论,分明就是在经济博弈中冒险下注,最后遭殃的,会是美国自己还有全球经济的安稳。要是美国还坚持搞单边主义,日后就会明白,全球经济秩序早就不是哪个国家能独自说了算的了。中国的崛起,不但是对美国经济霸权的冲击,也是全球经济追求公平正义的心声。特朗普企图借经济战争来维护“美国优先”,可他最后只会看到,这场不顾一切的较量,只会使美国被孤立,在全球经济里丧失更多的话语权。
用户10xxx62
疯狗特朗普很快要全球对金砖国家进行经济战打击了,欧州与美国日韩澳资本主义国家联手争取世界天下目标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