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城区有棵百年古树,被精心保护改造为广场,成网红打卡点

喵星人日记 2024-10-25 07:51:38

古树是城市人文底蕴的见证,是自然风水的轮转磨盘,也是区域的文化地标。在武汉城区,有很多古树存在,像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花城北路中交越秀知园知识树广场前,就有一棵百年的古皂荚树。古树树龄达到310年,树冠并不宏大,但本身的形态极为苍老;在区域开发前,古树周边环境静谧,十分幽静;开发之后,它被精心保护,成为住宅小区范围里的一棵福星,一处热闹的地方。

导航前往古皂荚树,可以定位中交越秀知园知识树广场。从城市的三环下下到鲁磨路立交,向东走严西湖隧道,经严西湖大桥、花城大道,在花山新城地铁站前向北转到双谷路,看到中交越秀知园小区即是。小区周边目前全是密集的商品房,马路四通八达,行道树也非常绵延均匀,但相对于市区,这里的人气相对稀疏,知识树广场的存在,汇集了一定人气,闲暇时节来打卡的居民不少。

顺着市政主干道走到广场,前面便是密集的建筑楼栋,广场本身也处在严密的包围之中。一是植被非常有序,二是建筑很立体,三是配套的休闲设施也很完善,与多数商业体的布局一样。然而古皂荚树所在的广场也有不同,主要是人气,周边既有还在建设的楼栋,也有已经成型的设施,商品房入住率一般,更大概率像是“空城”,而广场本身也修建了复式的双层,两层之间有阶梯连接,纯白系装饰风,搭配绿植和霓虹灯,氛围感拉满。

不过,从一位熟悉的朋友处了解,广场和广场所在的区域,在以前其实非常“荒凉”,主要是开发的时间很晚。开发前,这边是一块临湖的滩涂和丘陵,地势起伏大,除了少数的民房,马路都没有几条。随着开发的周期渐近,先进行了小面积拆迁(本身也没有多少拆迁户),随后修筑了主干道马路,之后又过了很多年才慢慢建设商品房小区,而工业用地几乎没有,毕竟区域就是主打生态新城居住区。只是从那时候到现在,这棵古皂荚树一直立在原地,从民房包围到工地包围,再到现在的广场包围,变迁巨大。

顺着阶梯上到广场二楼,来到古皂荚树前。可以看到,至少从布局上,施工并未完全彻底改变,而是利用了原来的地形地貌,在山丘上建成知识树的广场,它实际上是一个平台。古树所在核心处,被一圈护栏包围保护起来,周边则有散落的休闲椅,阳台处同样做了护栏,再布置几把遮阳伞,加上纯白地砖和装饰元素点缀,氛围显得十分精致。

来到古皂荚树前,看到它的树干很大,尤其是根基处,深深扎在泥土以下。从水平线处判断,以平台为准,它下面还有一两米深的根茎土壤;再往上看,古树本身的树冠也有七八米高,并不算高,但长势非常好。一是大树的枝干,显出了黝黑色,纹理凹凸大,斑驳的样式一看就有年头。二是大树的枝桠分叉很多,但树冠又不大,叶子密集,主要是小枝丫少,翠绿的叶子,鲜嫩的枝条,再就是硕大的主枝干,它们挂在一起,反差极大。

古皂荚树上挂了一个树牌,标识出古树的年龄有310年,这是一个相当有分量的数字。一边是连绵的小区大楼,钢筋混凝土与玻璃外墙,科技感时尚感突出,一边是川流不息的马路,机动车来来往往,只有中间的广场上,这一棵古皂荚树安静站立,历经数个世纪的烟雨,仍然枝繁叶茂。想起读书时的课文《高大的皂荚树》,里面的文字依旧历历在目,现在,它完全呈现在了眼前。

一棵古皂荚树的存在,让周边区域的环境一下子显出了厚重的底蕴。从知识树广场的名字也能看出,规划和建造者们,对于古树的希冀,其实和我们这些普通人的想法一样。坐在古皂荚树下,品尝一杯茶,那种甘甜的底蕴与古树带来的树荫,似乎穿越百年,终于又融合到了一处,弥散出深沉的回响。(喵星人日志原创随笔文字,部分插图未及时标注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络删除)

0 阅读:1

喵星人日记

简介:专注旅游随笔文字,记录美好诗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