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角,仨必须记牢,还有个不要是坑!

林泉耕读人 2025-02-22 22:11:22

话说回来,种豆角这事儿,有人觉得简单,随便撒点种子就能长出一堆。

可真要种得好,产量高,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就好比烧菜,食材一样,有人能做出米其林,有人只能做出黑暗料理,区别就在于细节!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种豆角那些你必须知道的“坑”和技巧,保证你看完也能成种豆高手。

豆角疯长,控水是关键!

别以为豆角跟水稻一样,离不开水。

恰恰相反,它可是个“旱鸭子”。

春天播种后,土壤保持微微湿润就行,千万别猛浇水,觉得干了就浇,这绝对是新手常犯的错误!

你想啊,豆角根系最怕啥?

就是缺氧!

水太多,根泡在水里,呼吸困难,吸收不了养分,叶子发黄、掉花、不结果,那可就亏大了。

所以,记住了,种豆角,宁旱勿涝,适当控水才是王道!

就像谈恋爱,不能太黏人,得给对方留点空间,豆角也一样。

想想我隔壁老王,去年就是浇水太勤快,结果豆角秧子长得倒是挺旺盛,就是不结果,白白浪费了一季的时间和精力,听信了我的建议后,今年严格控水,豆角结的那叫一个密密麻麻,老王逢人就夸我,说我才是真正的“豆角专家”。

掐尖打顶,豆角多到爆!

说到掐尖打顶,可能有些人觉得麻烦,觉得没必要。

但我要告诉你,这一步绝对不能省!

就好比盖房子,地基打不好,楼盖再高也是白搭。

豆角也一样,主藤蔓长得太高,养分都跑到顶上去了,底部的侧枝就没法好好发育,花苞也长不好,结的豆角自然就少了。

所以,当豆角苗长到两米左右的时候,就要狠下心,把主藤蔓的苗尖掐掉。

这样做,是为了让侧枝更好地生长,形成更多的新花苞。

一棵壮实的豆角植株,比一根细长的藤蔓结的豆角要多得多。

你想啊,与其让养分都集中在一根藤上,不如分散到整个植株,让更多的花苞得到滋养,这样才能实现产量最大化。

就像投资一样,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要分散投资,才能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这掐尖的技巧也有讲究,可不是随便一掐就完事了。

最好选择晴朗的上午进行,这样伤口不容易感染。

而且,掐的时候要利索,不要犹豫,一刀下去,干净利落。

掐完之后,可以适当喷一些杀菌剂,防止伤口感染。

叶面肥一喷,产量翻倍!

光控水、掐尖还不够,想要豆角长得好,还得给它补充营养。

就像人一样,光吃饭不吃菜,营养也不均衡。

豆角在开花前和结果期,都需要大量的养分。

这时候,喷施叶面肥,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些农友对施肥这事儿一直半信半疑,觉得没啥用。

但我要告诉你,施肥对于豆角的生长至关重要。

特别是在开花之前,补充开花阶段所需的养分,有助于开出更佳的花果。

像磷酸二氢钾、脲酸氨等这些肥料,都可以在开花前期进行施肥,以帮助提高豆角的结荚率。

喷施叶面肥也有讲究,最好选择晴朗的下午进行,这样叶片能够更好地吸收养分。

而且,喷的时候要均匀,不要只喷叶子的正面,也要喷叶子的背面,这样才能让叶片充分吸收养分。

施肥有坑?

一招毁所有!

前面说了那么多“必须”,现在来说说那个“不要”,也是很多农友都不知道的“坑”——尿素!

尿素是促进植物开花结果的一种化肥,但很多人不知道,它会伤害根瘤菌!

根瘤菌是豆科植物独有的一种细菌,它与豆科植物共生,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为植物提供养分。

这也是为啥豆角可以连作的原因。

但施用尿素,会导致根瘤菌无法在植物根部生存,这样豆角就失去了天然的氮肥来源,长势自然会受到影响。

就像人一样,失去了免疫力,就容易生病。

由于现在环境污染加重,导致氮气密度降低,所以为了植物更好地成长,对氮肥的需求更高。

尿素这种东西,其实并不适合施用。

如果因为根瘤菌的缺失,导致豆角无法获得足够的氮肥,那么产量自然也就上不去。

我有个朋友,也是听信了别人的谗言,给豆角施了尿素,结果豆角长得倒是挺快,但就是不结果,白白浪费了一季。

后来经过我的指点,才知道是尿素惹的祸,后悔不已。

所以,记住了,种豆角,千万别乱用尿素,保护好根瘤菌才是关键!

话说回来,种豆角虽然是个技术活,但只要掌握了这三个“必须”和一个“不要”,就能大大提高产量。

但我想说的是,种豆角不仅仅是为了追求产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就像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说的那样:“我步入丛林,是因为我想有意识地生活,面对人生的基本事实,看看我是否学得到它要教给我的东西,而不是,等我临终时才发现自己没有活过。

”种豆角也是一样,在田间地头,感受阳光雨露,体会生命的成长,这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也许,我们无法改变天气,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它;也许,我们无法控制市场价格,但我们可以努力提高产量;也许,我们无法避免失败,但我们可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种豆角如此,人生亦如此。

希望每个种豆的人,都能在自己的田地里,种出希望,种出幸福!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