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小麦防虫有妙招:噻虫胺拌种,一劳永逸?

林泉耕读人 2025-02-22 22:10:34

很多老农都说,种地就是跟虫子斗智斗勇。

这话一点不假,一年到头,啥时候都得提防着那些小东西糟蹋粮食。

特别是小麦,从下种到收割,时间长,环节多,稍不留神,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虫害猛如虎,小麦如何护?

小麦这玩意儿,看着不起眼,但它娇气着呢。

刚种下去,地底下的金针虫就开始蠢蠢欲动,啃食根系,让你出苗都困难。

好不容易苗长出来了,蚜虫又来了,吸食汁液,让小麦长势不好,影响产量。

我有个邻居王大爷,去年就因为没做好防虫,眼看着小麦一片一片地发黄,心疼得直跺脚。

他说:“那些虫子,晚上出来,黑压压一片,跟不要钱似的吃!

辛辛苦苦种的麦子,就这么被糟蹋了!

所以说,小麦防虫,可真是一件大事。

就像保卫自己的孩子一样,得时刻关注着,想尽办法保护它。

拌种有奇效,秘诀在此?

王大爷后来跟我说,他今年学了个新招,叫“拌种”。

啥叫拌种呢?

简单说,就是在播种之前,给小麦种子“洗个药浴”,让它穿上一层“防护衣”。

这层“防护衣”可不简单,里面含有专门的药剂,能在小麦发芽的时候,散发到土壤里,形成一道保护屏障。

这样一来,那些想来啃食种子的害虫,就得掂量掂量了,毕竟,谁也不想吃“毒药”不是?

王大爷说,他用了这个方法,今年的小麦长势明显比去年好多了,苗齐苗壮,看着就喜人。

噻虫胺:小麦的“金钟罩”?

王大爷用的“药浴”里,主要成分就是噻虫胺。

这玩意儿,可不是什么“老古董”,而是一种新型的昆虫生长抑制剂。

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内吸性”好,啥意思呢?

就是说,小麦种子吸收了它之后,能把药效传递到植株的各个部位。

这样一来,就算有漏网之鱼,啃食了小麦的根茎叶,也会被药效杀死。

而且,噻虫胺的毒性比较低,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也小,用起来也更放心。

根据试验结果,用噻虫胺拌种的小麦,根系生长更强健,抗病能力更强,长势也好。

这就像给小麦穿上了一层“金钟罩”,让它在生长的过程中,少受虫害的侵扰。

就好比,过去人们用土法子防病,效果差不说,还可能伤身。

现在有了现代医学,有了疫苗,就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

噻虫胺对于小麦来说,就像疫苗一样,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虫害。

注意!

别让好药变“毒药”!

噻虫胺虽好,但也不是随便用的。

用不对方法,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甚至还会对小麦产生不良影响。

要选对剂型。

一般来说,推荐使用18%的种衣悬浮剂。

这种剂型不仅能使药物变成水流,而且拌种效果也很好。

要掌握好用量。

根据农民的经验,每亩地大约需要50毫升的药剂。

但是,具体的用量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性质进行调整。

过量使用,不仅浪费,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用量不足,则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就像做菜一样,盐放多了会咸,放少了会淡,只有掌握好用量,才能做出美味佳肴。

再者,要避免与其他农药混用。

有些农药在一起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毒素。

这就像两种食物相克一样,混在一起吃可能会引起不适。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保证农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和稳定发展。

王大爷说,他刚开始用噻虫胺的时候,也走了不少弯路。

不是用量不对,就是方法不对,效果都不太理想。

后来,他专门请教了农技专家,才掌握了正确的使用方法。

他说:“这东西,用对了是宝,用错了就是草!

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能马虎大意。

小麦从播种到收获,要经历近一年的时间。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虫害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

只有合理有效地控制虫害,才能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才能让农民有个好收成。

用噻虫胺拌种,只是小麦防虫的一种方法。

当然,除了化学防治,还可以采用物理防治和生态防治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理,才能更好地保护小麦,降低损失率。

想象一下,在广袤的田野上,金灿灿的小麦随风摇曳,颗粒饱满,长势喜人。

这不仅仅是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也是科技进步的体现,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用噻虫胺拌种,真的能一劳永逸吗?

或许不能完全一劳永逸,但它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捷的防虫手段。

它就像一把锋利的武器,帮助我们抵御虫害的侵扰,守护着我们的粮食安全。

更重要的是,它提醒我们,农业生产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过程。

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术,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让我们的农业生产更加高效、更加可持续。

而种地这事,也需要与时俱进。

过去老一套的方法,可能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环境。

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尝试新的技术,才能让我们的土地焕发新的生机。

就像王大爷一样,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保持着学习的热情,不断尝试新的方法。

正是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让他种出的小麦一年比一年好,生活也越过越红火。

所以,种小麦防虫,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它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用脑去思考,用双手去实践。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奥秘,才能让我们的土地,源源不断地孕育出丰收的希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