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超市疯狂抢购,物价的失控狂奔

感性社会观察 2025-04-09 01:43:13

在全球经济紧密相连的当下,贸易政策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美国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后,国内超市物价如脱缰野马般暴涨,给美国民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沉重打击,也让美国经济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4月2日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后,美国市场迅速掀起波澜。这一政策被视为特朗普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重塑贸易秩序的重要举措,然而,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却率先在超市物价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走进美国的各大超市,物价上涨的痕迹随处可见。在食品区,水果和蔬菜价格大幅攀升。香蕉原本2美元一磅,如今已涨至2.5美元,涨幅达25%;生菜价格也不甘示弱,从2美元一颗涨到2.5美元,涨幅同样为25%。肉类价格更是高得让人咋舌,牛肉每磅涨至8 - 10美元,较之前上涨了35%左右,猪肉价格也上涨了20%上下 。鸡蛋、牛奶等日常食品也未能幸免,鸡蛋价格上涨了20%,原本3美元一盒的鸡蛋,现在需要3.6美元才能买到;牛奶价格上涨15%,一加仑牛奶的价格从4美元涨至4.6美元 。

日用品区域同样是一片涨价景象。卫生纸价格上涨22%,一瓶500毫升的洗发水价格上涨15% - 20%,就连孩子们喜爱的零食,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一盒巧克力饼干从3美元涨至3.5美元。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价格上涨,却实实在在地增加了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让许多家庭不堪重负。

美国超市物价暴涨的背后,是“对等关税”政策对供应链和成本的严重破坏。一方面,加征关税使得进口商品成本大幅提高。美国许多商品的原材料依赖进口,关税提升直接拉高了生产成本。以服装为例,美国市场上大部分服装的原材料来自中国、越南等国家,关税增加后,服装制造商的成本大幅上升,这些增加的成本最终都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导致服装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关税引发的贸易摩擦扰乱了供应链的稳定。货物运输受阻,进口商品无法及时到达超市货架,市场供需失衡,进一步推动物价上扬。一些依赖进口水果的超市,由于关税导致进口量减少,水果供应不足,价格自然节节攀升。

物价暴涨给美国民众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普通家庭的生活成本大幅提高,许多家庭不得不削减开支,减少非必要商品的购买。低收入家庭更是面临困境,为节省开支,他们只能选择价格低但质量可能较差的商品,甚至为省几美元,不惜开车去更远、物价稍低的超市购物。上班族的日常开销也明显增大,原本简单的午餐,因物价上涨花费更多,生活压力剧增。一位在纽约工作的上班族表示:“以前午餐花费10美元左右就能吃得不错,现在至少要15美元,一个月下来午餐费用就多了好几百美元,这对我的生活影响很大。”

美国经济今年陷入衰退的概率已升至40%,穆迪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认为,受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及政府政策的影响,美国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美国宣布的“对等关税”政策,虽初衷是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目标,但却在超市物价上引发了一场“灾难”,让美国民众成为了政策的受害者。未来,美国政府如何应对这一困境,能否找到平衡贸易政策与民众生活、经济发展的方法,还有待观察。

0 阅读:0
感性社会观察

感性社会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