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哈佛大学宣布取消了多达30门文科课程,
涉及的学科从历史到文学、艺术再到哲学,无一幸免。
原因很简单——
选修文科的学生越来越少,尤其是新生。
根据哈佛公布的数据,2022年只有7%的新生选择主修人文学科。
而像这种顶尖大学,文科课程本就偏小众、竞争力弱,
结果是大多课程都面临着被裁撤的风险。
不仅是哈佛,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甚至中国的高校也都纷纷对文科专业进行调整。
比如英国肯特大学宣布逐步淘汰艺术史、人类学、哲学等六个文科专业,
澳大利亚的政策则大幅提高了人文学科的学费,压缩学生选择文科的动力。
在国内,类似情况也在上演。
四川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都公布了调整专业的通知,
其中就包括一些文科专业如音乐学、公共事业管理、广告学等。
这一系列变动,背后是文科就业形势的严峻。
文科生到底为啥这么难?文科生的困境,首先来自于“就业难”。
以前,文科生是比较吃香的,
尤其是在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等领域,
他们的灵活思维和文化底蕴深受青睐。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技的进步,
许多传统文科工作岗位逐渐被技术型人才取代。
拿薪资来说,文科生的起薪普遍低,
尤其是在进入服务行业、教育行业等岗位时,工资普遍不高。
而且,很多文科生还面临着一个现实问题——
即便是做一些“偏文科”的岗位,很多公司也更倾向于招聘理科生。
比如,市场运营、客服等工作,
理科生不仅可以做,甚至做得更好。
根据一些就业调查数据显示,
文科专业的毕业生签约率远低于理工科和工科,
尤其是在就业压力逐渐增大的今天,
文科的低薪和低就业率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
AI来了,文科“退场”了吗?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给文科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许多文科工作,如翻译、新闻写作、
甚至是一些法律、会计等领域的基础性工作,都开始被AI技术取代。
麦肯锡的一份报告显示,
未来6年,销售、文秘、会计、记者等岗位都有可能被AI替代。
AI的进步使得许多传统文科岗位变得不再“吃香”,
它能够处理大量的数据,执行逻辑推理,
甚至创作新闻报道或编写法律文书。
这对以往需要大量人力的文科行业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但也并不是所有文科岗位都会消失。
AI的崛起同样为一些新兴领域提供了机会。
例如,AI大模型的训练就需要大量的文科专业人才来提供数据支持,
尤其是在文化、社会学、伦理学等领域,
文科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人文关怀依然不可替代。
文科专业还能学吗?随着社会对文科的需求逐渐减弱,
文科专业在许多国家的招生人数呈现下降趋势,
这使得很多人开始质疑:文科还值得学吗?
回头看,文科的衰退其实早已显现。
曾经人们谈文科色彩斑斓、充满理想的时代,似乎已经远去。
在一个以效率和回报为导向的时代,
文科所代表的“思辨”和“文化”不再是大众追逐的方向。
许多年轻人选择更为“务实”的专业,直奔高薪和就业市场的需求。
如果你正准备让自己的孩子报考文科专业,那么请仔细思考:
在这个人工智能和自动化迅猛发展的时代,
文科专业真的还有足够的吸引力吗?
在未来的职场中,文科专业的路,
或许会越来越窄,越来越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