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了,没错。”最近,“社交反刍”这个词在年轻人中引发了共鸣,牛吃草后会把咽下去的食物反刍回来细细咀嚼后再咽下,如今不少人在社交中也不知不觉有了这个习惯:聚会结束后不停地回想总结,刚才是不是有哪里做得不好,是不是说了很尴尬的话……
困在“社交反刍”中的年轻人们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三五朋友小聚,大家吃饭聊天相谈甚欢,聚会散场后回到家中,往沙发上一坐,身体上倒是不疲劳了,但是大脑还沉浸在不久前结束的聚会当中,大家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样的动作,谁和谁多说了两句话,谁看向自己的眼神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一幕幕像幻灯片似的开始在脑子里循环播放。
偏偏想的还不是和朋友们共度的快乐时光,而是在反复思考总结,我是不是不应该说这句话,我一直在跟别人说话会不会伤到他了,我当时是不是不应该过去,他们是不是因为我过去了感觉尴尬了,前面大家都在聊,是不是我提这件事所以冷场了?明明聚会在一片暖洋洋的挥手中散了场,但是自己头脑中的暴风雨却越下越大,甚至等到晚上躺到了床上还在思考:我是不是做得不够好?
“社交反刍就是I人的精神炼狱。”这是网友们对社交反刍的一句吐槽,所谓的I人,也就是在MBTI人格测试中代表着内向、内倾的人格特征,不少自称为I人的网友都表示自己曾受困于社交反刍或至今仍为社交反刍的思维习惯困扰着。
自称为“标准I人”的网友S这样描述自己一天的结束:“躺在床上啥也不想做,但大脑还在反刍情绪,越想越累,只能说精神被消耗殆尽。”同样自称为I人的网友C则说:“本I人感到疲惫的不是社交,而是社交后的反刍,总是觉得哪里隐隐不对头,好像刚做好的奶油蛋糕里混进了一根鱼刺,在试图找出来的过程中开始觉得蛋糕坯也做得有问题,懊悔的心情喷涌而出。”
社交反刍的间隔期可能会超级长,不仅是近期某件事会引发社交反刍,连十多年前的尴尬往事都能被回忆起来,“死去的回忆正在攻击我”有些情况下并非是一句玩笑话,可能还是客观事实的描述。
“钝感”一点或许更好
在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赵伟看来,所谓的“反刍”其实也是一种行为校准的方式,“社会生活大都有一定的规则,反刍是依照社会规则来校正个人的言行举止,目的是更好融入社会。”从这一层面来看,在社交结束后自我反思也是自省的一种方式,那为什么社交反刍困住了这么多人?“过分理性对人会造成压抑。”过分的社交反刍可能会造成社交焦虑,因为被反刍的情绪很多并非是积极的情绪,而是在反复咀嚼焦虑、恐惧、他人的负面评价等,严重者会形成恶性循环,加剧对未来社交的消极预期。
或许正因为有太多人被社交反刍所困,一个叫做“钝感力”的概念也随之火了起来,“钝感力”也就是所谓的迟钝的力量,简单来说就是别想太多,是一种“厚着脸皮”对抗外界的能力,不去在意社交场合中其他人有何反应,只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
不过在赵伟看来,过度的社交反刍或过度的钝感力都不好,“正如古人所言,有三省吾身,也有随遇而安,结合来看,中庸之道或许更加常见。”赵伟表示,不管是社交反刍还是钝感力,都是某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的选择,至于要如何选择则与个人经验和周遭环境有关系,“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下,答案并不唯一。”不过对于会深陷社交反刍的人来说,试着让自己“钝感”一点或许也很管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沈昭
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