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低空经济!全球首座飞行汽车智造基地项目迎来新进展

中国基建报 2025-04-29 14:11:32

在广州黄埔,有一群“追着时间赛跑”的四局人,他们用不到半年时间,把一片荒地变成了未来飞行汽车的“出生地”。

近日,中建四局承建的全球首个飞行汽车智能制造基地——智能电动载人飞行器产业化项目,顺利完成钢结构及围护系统工程核心节点,四局建设者以实干和汗水,再次擦亮“精诚”品牌。

统筹“一盘棋”跑出履约加速度

智能电动载人飞行器产业化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知识城,总建筑面积11.22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7.84万平方米,规划布局复材、连接、涂装、总装四大生产车间及附属设施。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首个利用现代化流水线进行大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项目自破土动工之日起便成为令人瞩目的焦点,科幻般的飞行汽车,就要在这片即将崛起的智能制造基地中量产。

作为“低空经济新基建”标杆工程,项目建设面临工期紧、机电安装系统多样、施工作业穿插繁多、工程协调复杂等难题。为此,项目团队遵循“整体出发、全面规划、通盘考虑、周密部署”的原则,成立党员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明确划分责任区,提前15天完成桩基施工节点,不到半年时间就完成钢结构及围护系统工程。

严守“质量关” 精雕细琢臻品质

▲高精地坪作业

“毫米之间见真章”,这句话印证了项目团队在高精地坪施工过程中的执着。作为施工质量核心难点,常规国标超平精度为±5mm/2m,项目要求达到±3mm/2m,施工难度极大。项目团队在经过实地分析和充分研究讨论后,多次探讨形成“激光整平机+精细化养护+旁站监督”超平地坪浇筑作业方案。

▲质量观感展示

项目团队以精益求精的决心,助推施工合格率达标。为打造精品工程,项目严格落实工序样板分级验收制度,坚持“样板先行、一次成优”原则,并推行“施工台账+影像留痕”管理模式,压实各层级质量管理责任。

拧紧 “安全阀” 护航工程稳推进

▲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生产不接受及格线,只有0分和100分,它切切实实关乎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这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家人负责!”项目高处作业、动火、吊装及移动设备作业是阶段主要风险点,每到这时,安全总监都会和技术人员一道开展安全技术交底,详细阐述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以及相应防范措施和操作要点。

▲钢构安全兜网挂设

项目还成立了安全合署办公室,统筹资源配置,将问题集中反馈,提高了沟通效率,结合现场各生产车间实际,项目实行网格化管理,每月编制并公示危险源清单,定期通报安全文明施工落实情况并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真正做到了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植入 “科技芯” BIM协同提质效

项目团队正在召开全专业BIM协调会议,这既是一次思想碰撞,也是技术骨干们之间的切磋交流。项目应用BIM技术进行全专业BIM深化咨询,以三维设计思维为基础,将传统二维图纸完全转化为计算机工作,在设计阶段消除钢结构、机电安装、工艺管线等多专业冲突,减少工种图纸间"错漏缺"现象。

▲项目施工模拟

钢结构构件精准参数化建模,实现了结构构件工厂化预制生产,显著减少了现场施工时间;Navisworks运用,实现了全专业信息共享,将设计变更和设计缺陷在电脑端消除,实现施工精度和效率的系统性提升。

从红日初升到落日余晖,那些浸透汗水的工装、焊花绽放的瞬间,都化作钢铁巨构的筋骨。此刻,钢结构托起的不仅是未来出行的科技梦想,更是"精诚善建"的铿锵誓言。(中建四局)

0 阅读:8
中国基建报

中国基建报

中国基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