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科学家弃美赴华?美媒:拦不住了

挥斥方裘 2025-04-07 09:23:31

据环球时报援引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约75%的美国科研人员正考虑离开美国,这一现象背后有着复杂且值得探究的原因,也对全球科研格局,尤其是中美科研人才流向产生了重大影响。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一系列政策让美国科研界陷入困境。在科研经费方面,大幅削减科研预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预算削减高达30亿美元。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价值4.2亿美元的合同被终止,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也在大规模裁员。科研经费的减少直接导致科研项目推进困难,许多科研人员失去研究支持和津贴。像一位从事植物基因组学和农业研究的研究生,因政府停止拨款,失去研究资金,即便导师找到短期应急资金,她也不得不申请竞争激烈的助教职位维持学业,最终坚定了出国做博士后研究的计划。

美国(资料图)

在政治干预上,美国政府的行为严重破坏科研环境。以IEEE禁止华为员工作为旗下期刊杂志的编辑和审稿人事件为例,这种非科学性设限违背科学精神,阻碍正常学术交流与合作,使得科研人员在工作中如履薄冰。美国政府还推行“中国行动计划”,对许多华裔科学家进行无端审查和迫害。

田纳西大学的胡安明教授,在正调试碳纳米管设备时,突然被铐走,前前后后被审讯了37次,实验室被封,教职材料丢失,18个月后虽被判无罪释放,但学术生涯已遭受重创。据美国国家科学院调查,72%的华裔科学家生活在恐惧之中,61%的人打算离开美国。社会环境方面同样不容乐观。美国枪支暴力、种族歧视等问题频发,公共医疗体系在新冠疫情中暴露出效率低下、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再加上高昂的生活成本,让科研人员难以安心科研。

特朗普(资料图)

反观中国,近年来在科研环境打造、人才吸引政策等方面成果显著。在科研投入上持续增加,仅2023年科研经费投入就高达3.3万亿元,为科研人员提供充足资金开展研究。各级政府积极营造优质科研环境,深圳给诺贝尔奖得主派出1亿元科研基金。国家推出一系列人才优待政策,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从科研自主权、产业化支持等多方面吸引人才。

在这样的对比下,大批科学家开始弃美赴华。普林斯顿大学研究显示,迁往中国的华裔科学家比例增加到67% 。菲尔兹奖项首位华人获奖者丘成桐,从哈佛大学退休后全职回国,在清华大学推动中国数学走向世界前沿;国际知名材料学专家高建华,不仅自己回国入职清华大学,还带回20多名博士弟子以及价值数亿美元的纳米专利;癌症专家孙少聪,摆脱美国FBI的无端羁押和软禁调查后回国。

特朗普(资料图)

美媒对此也表示难以阻拦这种趋势。美国自身科研环境恶化,中国科研环境日益向好,此消彼长之下,越来越多科学家用脚投票。未来,随着中国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完善科研环境,有望吸引更多全球优秀科研人才,在全球科研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而美国若不改变现有政策,恐将在科研人才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 。

0 阅读:38
挥斥方裘

挥斥方裘

军事武器类自媒体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