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台后,正忙着对各个国家及其盟友进行关税加征,以求通过压榨“他人”迅速完成“伟大美国”的梦想。
而这些只是表面上透露出来的信号,实际上特朗普是在收集军事、经济力量,以求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台海”问题。
甚至为了刺激事件发酵,对自己的盟友进行压榨,还要全面加征半导体产业的关税。
目前美国的一些专家认为:美军目前的所作所为几乎是白忙一场,解放军已经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法。
摩拳擦掌,妄想挑起争端
美国的战略目标并不简单,它渴望通过与中国的全面对抗,在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战胜中国。
台岛问题成为美国这一战略的切入点,并且在美国的设想中,台海局势的升级,往往被看作是一场“决定性的较量”。
美国的智库和军事专家们不断地研讨解放军一旦发动对台军事行动,美军应如何介入,如何战胜解放军。
美国的理想情况是,通过盟友的配合,形成对解放军的包围与消耗,甚至希望解放军陷入像当前俄乌一样的“兵穷马尽”式僵局。
美国的设想是,一旦解放军动员,形成战斗力的同时,美国可以集合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北约盟友,为台岛提供全面的军事援助。
他们计划动用大量武器装备,供给台军,并通过大量物资支援和台岛民众的“全员动员”,将解放军拖入一场消耗战。
然而,若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美国自身首先需要面对几个严峻的条件。
一是必须有充足的军事物资储备,足以支援台军并保障长期作战;二是必须具备足够的海空运力,并确保运输通道畅通无阻;最后,台岛民众必须具备足够的抵抗意志,并在解放军强大攻势下依然坚持抵抗,直至战斗的最后一刻。
但现实情况并不像美国设想的那样顺利。
事实上,这三个条件对于美国来说几乎都是难以实现的。美国的军事物资储备已经因支援乌克兰等其他战线而消耗殆尽,虽然美国可以通过调整军事库存来弥补这一不足,但海空运输线的保障问题却无法轻松解决。
台岛的地理位置使得从海上、空中向岛内输送大量资源变得复杂且危险,尤其是在解放军对台进行封锁的情况下,任何援助都很可能无法及时到达。
更为致命的是,美国的设想忽略了我国在台海问题上的新型战略。解放军不仅仅依赖传统的两栖登陆作战,而是有能力通过强大的海空封锁能力,切断台岛的所有物资供给和外部援助。
这种封锁手段极大地削弱了美国介入的可能性,并使台岛在无外援的情况下几乎无法进行有效的反抗,最后瓦解对方的战斗意志。
到时,台岛的经济和物资供给将迅速枯竭,民众的抵抗意志也将受到极大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解放军的胜利将变得更为轻松,甚至不用费一兵一卒。
其实解放军的成功在于其远超预期的战术准备以及战略执行能力。
兵强马壮,解放军已经奔向一流
近年来,解放军通过一系列军事演习,展现了强大的海空封锁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
特别是在对台的“联合利剑”系列演习中,解放军的封锁能力和迅速响应的战略布局引发了西方世界的强烈反应。
美国及其盟友曾一度对台海的军事对抗抱有乐观态度,认为只要美方进行有限干预,就能够让解放军付出不可承受的代价。
然而,我们的演习和战略调整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台岛一旦被封锁,任何援助都无法通过,台岛的抵抗将无法持续,解放军将通过不需要登陆的封锁行动直接获胜。
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战略误判,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过去,美国一度认为解放军缺乏跨海峡作战的能力,并推测解放军在作战初期将会依赖两栖登陆和轻步兵进行战斗,给予台军一定的反击机会。
然而,2025年的解放军早已不是过去的样子了,在实际战略布局中逐步倾向于更加灵活、迅速的封锁战术。
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让美军无从应对,也使台岛的抵抗变得几乎不可能。
而更为令人担忧的是,美国及其盟国在解放军的封锁行动下陷入了严重的战略困境。
目前,西方的军事专家对如何应对解放军的封锁产生了深深的困惑。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不断的误判已经导致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甚至让西方国家在军事对抗的形势和人心上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随着我国军事力量的不断壮大和战略思想的不断成熟,未来的台海局势将可能会有更多不确定的变化。
但无论如何,我国的坚定立场和强大军力将很好地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美国固有伎俩“封锁、制裁”
二战期间,美国对日本实施了包括石油禁运和其他物资禁运在内的封锁。
这些制裁使得日本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尤其是石油、钢铁等战略物资的供应被切断,直接威胁到其军事扩张的能力。
日本政府认为只有通过控制更多资源丰富的地区才能保障其经济和军事安全。于是,日本决定通过军事手段打破封锁。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了对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的袭击,试图削弱美国的海军力量,以便能够顺利占领东南亚地区的资源。
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迅速宣战,正式加入了“二战”。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偷袭珍珠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