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冬天又见菜贱伤农!

高观商业 2025-02-20 06:03:24

大冬天本应该是蔬菜供应稀缺的季节,但现在在广西云南甚至是河南山东都出现了菜贱伤农的现象,真是奇怪了!

看到网上报道,云南某地的菜农把青茄子倒进了路边的水沟里,原因就是在当地茄子售价太低,而且由于滞销连商贩都很少来收购;而宁夏等地的大棚芹菜每斤仅4毛钱,不够投资成本钱、更别说人工成本了!

看看超市里,2元的黄瓜、1元多的西红柿、5毛钱的芹菜,价格这么亲民的背后,就是菜农心酸的眼泪,成本都不够,一季又白忙活了!

冬天本是蔬菜供应稀少的季节,价格应该是比较高的时候,如果这时候菜价都抵不上成本,其他季节呢?

经济好不好,人们总是要吃饭的。价格便宜了,消费量应该还高些,所以蔬菜的需求量并没有明显减少的理由,问题就出在了供应端。说明供应量出现了大幅度的提高。

供应量的大幅度提高,我们可以推测出,无论哪种蔬菜、单产提高的幅度很有限,不会说去年亩产3000斤、今年亩产5000斤;那只能是种植亩数提高的多。

俗话说, 一亩园十亩田。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这谁都明白。为什么种植面积提高了很多,还真有情况分析。

一是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多了。蔬菜种植遍及全国各地,当沿海工厂关停不少的情况下,打工一族也回乡不少,回去了也需要挣钱养家,于是经济效益好、技术含量不好的蔬菜种植就是首选。所以很多人不去打工了,开始投资种菜。

其次是土地流转加剧了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前一家三五亩地,你再怎么种都,面积都扩大不多;现在实行土地流转后,承包户种什么很关键,种粮食效益低,种蔬菜种药材来钱快。有些人承包了土地,一家种植几十亩的茄子、萝卜,很正常。

问题就来了,消费量变化不大,供应量天量增加,什么蔬菜的价格都高不了。蔬菜价格在冬天都这样,其他季节还会好到哪里呢?

1 阅读:35
高观商业

高观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