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一场日俄战争,直接把沙俄给打蒙了。什么情况?东亚何时冒出来一个这么能打的国家?
其实早在中日甲午战争的时候,沙俄就已经看出了日本的潜力。但是他们始终瞧不上亚洲人,那时候的亚洲就是他们欧洲人欺负的对象。
清朝就别提了,不平等条约签到手软,战场上基本没赢过。
亚洲西部的奥斯曼土耳其,被西方人称之为“西亚病夫”,比清朝还要惨,目前的土耳其只有当年奥斯曼土耳其的七分之一大,可见被欺负成了啥样。
南亚次大陆上的印度,是英国殖民地。越老柬是法国的殖民地。印尼是荷兰的殖民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是英国的殖民地。
伊朗是英国和沙俄平分的状态,中亚五国的地盘,被沙俄收入囊中,整个中东阿拉伯各国,也充斥着英国的势力。
可以说,那个时代亚洲真心没一个能打的,完全被欧洲人摁在地上一遍遍摩擦。沙俄志得意满,觉得日本即便强盛,也只是在小范围能折腾一下,结果被啪啪打脸了,日俄战争中,沙俄惨败,损失了三分之二的海军,陆军更是一败涂地。
中东铁路通车,标志着日俄战争不可避免。
早在1896年,沙俄就在东北铺设铁路了,也就是中东铁路。这条铁路标志着沙俄正式开始进入黑龙江南部,染指我国东北。
刺痛日本人敏感神经的地方有两个:
第一,东北的南部是辽东半岛,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后,日本要求清廷割让给半岛,结果沙俄强烈反对,日本不得不吐出了这块肥肉,要求清廷以3000万两白银将其赎回。
第二,东北紧挨着半岛,甲午战争以后,半岛已经从清朝的附庸国,变成了日本的势力范围。但是东北亚不是清朝一家说了算,半岛能不能真正掌握在日本手里,还得看沙俄的脸色。
为此,中东铁路修建时,日本已经闻到了味道,沙俄在染指东北的同时,必然要进军半岛。这是日本最头疼的事情。
论综合国力,日本根本不是沙俄的对手,论军队战斗力,日本也没有胜算。如果能和平解决半岛问题,那日本真心要谢天谢地了。他们的愿望是,多给日本一些发展的时间。
结果1903年7月,中东铁路通车了,这预示着东北进入了沙俄时代。而西伯利亚铁路,也即将通车,这条铁路连接了莫斯科到海参崴,一旦通车,那么欧洲的俄军将源源不断抵达远东。
如果不趁着西伯利亚铁路通车之前,解决半岛问题,那东北成为沙俄的地盘,基本就没有悬念了。东北沦陷后,半岛铁定保不住,因为半岛上的海港,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
日俄战争日本能获胜,离不开英美的支持。
早在1900年,沙俄就已经出兵17万,霸占了东北8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就是如今雄鸡脑袋那块地盘。
1903年7月,中东铁路通车以后,大量俄族村在每个车站扎根落脚,随行的基本都是军人及其家属。很明显,人家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地盘。
不光如此,沙俄同时开始渗透半岛,直接惹怒了日本人呢。日本一直在寻求谈判解决问题,奈何沙俄实力强大,兵锋正盛,谈判?想啥呢?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所有的道理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当然了,日本人也没啥道理可言,半岛本来就是他们从清朝那儿抢来的。
日本也不傻,单枪匹马斗沙俄绝不可取,因此早在1902年,日本就找到了英国,与之达成了英日同盟。
英国为啥要跟沙俄作对呢?不好意思,他俩天生就是冤家。无论是在西亚的奥斯曼土耳其,还是在中亚的伊朗、阿富汗,英国都在和沙俄斗法,而且每次英国都能略胜一筹。
可以说,没有英国拦着,沙俄早就能饮马印度洋,称霸亚洲大陆了。因此,当沙俄吃掉东北以后,英国并不希望沙俄继续在东北亚做大,这才选择帮助日本。
当然了,英国人聪明啊,他们在东北亚没有太多利益,所以并没有亲自下场,只是在背后支持日本罢了。战争期间,英国在全球的所有殖民地,都不允许沙俄的海军停靠补给,这一招直接把沙俄的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给整不会了。当他们航行大半年,累成狗一样赶到远东战场时,只能被以逸待劳的日本海军屠戮了。
除了英国,还有美国在支持日本。美国当时实力并没有现在这么强,他们只想捞钱。之所以支持日本,是希望东北别让沙俄一家独大,美国也想参一股,进入东北的贸易市场。
日本当时的财政年收入,只有2亿日元。但日俄战争却耗费了15亿日元,其中绝大多数票子,都是美国贷给他们的。当然了,事后美国并没有在东北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一战期间,日本差点吃掉整个远东。
日俄战争以后,俄国人第一次意识到亚洲人的可怕之处。当年吞并100万平方公里的外东北、51万平方公里的外西北、染指180万平方公里的外蒙时,清廷唯唯诺诺,根本不敢与俄军正面交锋。
哪怕是沙俄侵占了东北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时,清廷也只是严正抗议,并没有过激的行为,这让俄国人意识到,亚洲人尤其是东亚人很好欺负。结果在1905年被日本人痛打了一顿。
国与国之间,毕竟只有利益之争,太要脸面意义不大。因此从1907年开始,沙俄一反常态,打算和日本交好。
双方签订了4封密约,商量着将东北、内蒙等地平分了,沙俄支持日本在半岛的权益,而日本也支持沙俄在外蒙的权益。此外,日俄握手言和,彻底将美国挤出了东北市场,老美气得跳脚,却也没办法。
但是1905年之败,已经伤透了俄国人的心,他们觉得沙皇尼古拉二世,不配带领俄国走向强大,为此此起彼伏的起义,也在沙俄内部相继爆发。
1917年,危如累卵的沙俄,终于轰然倒塌。新成立的苏俄,为了退出一战,发展国内建设,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不仅割让了西部1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赔给了德国一大笔钱。
那时候不少沙俄余部认为,列宁出卖了俄国的主权,是德国人派来的奸细。不管怎么说,苏俄、苏联后来走向了强盛,这事儿的危害,也就被自然覆盖了。
德国得到了好处,可协约国并没有啊,沙俄也是协约国一员,说退出就退出,还给了德国这么多好处?这不是在打协约国的脸吗?
为此,协约国开始纷纷出兵俄国,尤其是日本,直接出兵7万,霸占了远东各地,一路打到了贝加尔地区。他们甚至开始染指外蒙,在这里扶持了自己的代理人。
不过说实话,日本看人不准,他们在远东、外蒙扶持的代理人,能力太差,没多久就被苏俄的人给灭了。尤其是远东共和国成立以后,协约国没有合法理由继续入侵了。
1922年,伴随着协约国纷纷撤军,日本人也骂骂咧咧地撤离了海参崴,退出了远东。新成立的远东共和国,也因此结束了他的历史使命,并入了苏联。
俄国人对日本人的阴影,直到二战结束后才消失。
亚洲唯一能收拾沙俄的,只有日本。这基本上成了1905年到1945年这40年里,俄国人的一个共识了。
为此这40年时间里,沙俄、苏俄包括苏联,在东北亚都非常克制,尽量不和日本正面交锋。
1932年,日本扶持的伪满成立,苏联是带头表示支持的。1935年,日本多次滋扰中东铁路的运营,苏联无奈,只好以1.4亿日元的价格,将其卖给了日本。
1938年,苏联和日本有了一些摩擦,分别是张鼓峰事件和诺门罕战役。这两场战役中,日军都吃了点亏,苏军也算是为俄国人找回了一点颜面。日本期间制造了一系列摩擦,其实就是为了试探苏联的实力。有人说,两场战役的失败,让日本放弃了北上进攻苏联的想法,我觉得值得商榷。
说到底,双方都没有投入大量军队,因此只能算是小规模地方性的摩擦,和日俄战争是没法比的。而且苏联当时在内部,处理掉了3.5万名军事指挥官,至少处决了80万人。内耗严重,也不敢轻易和日本大规模交战。
1939年8月,苏联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二战欧洲战场正式开打,苏联忙着在西部构筑东方战线,更加没时间和日本较劲了。
1940年9月,日本、德国、意大利,签订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建立了二战轴心国联盟。其实苏联当时也有意加入,奈何斯大林开出的价码太高了。
斯大林希望将芬兰、瑞典、黑海,都纳入苏联的统治范围。芬兰、罗马尼亚是德国的小弟,瑞典暗中为德国输血,如果出卖了这些小弟,对德国来说不仅损失巨大,而且脸上挂不住。因此苏联被轴心国拒之门外。
1940年11月,德国和苏联的合作谈判陷入僵局,德国开始策划“巴巴罗萨计划”。苏联似乎也意识到德军有攻打苏联的意图,但时间给判断错了。为了避免两线作战,苏联在1941年4月,与日本达成共识,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
此后一直到二战结束前夕,苏日两国之间都没有爆发战争。1945年5月,德国投降,二战欧洲战场结束。到了8月8日,苏联才正式对日宣战。战争打到了9月2日,70万日本关东军被150万苏军一扫而光。斯大林坦言:40年前的日俄战争之仇,俄国人终于报了!
由此可见,俄国人,尤其是老一辈的俄国人,在东亚最惧怕的对手,其实就是日本。憋了40年,在同盟国的合力帮助下,他们才出了这口恶气。老美力保日本,大概率也是想在东北亚,给苏联留下一个足够恶心它的家伙吧。
lifeng
日俄战争把东北变成日本势力范围,二战后我们收回东北,如果东北被俄国人吞并,基本上回归无望。。从这个角度说,日本鬼子倒是帮了个忙。
用户10xxx24 回复 12-10 07:09
您再看看苏联是什么时候撤出旅顺的[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