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这几天的“倒春寒”来势汹汹,很多人把已经收好的羽绒服、毛衣和秋裤又给翻了出来。
一身捂得严严实实,即便是冰天雪地,走在外面也不觉得多冷。晚上睡觉,盖着棉被、羽绒被和毛毯,只觉得温暖舒适。
在现代社会,绝大多数人已经不用担心过冬的问题。
然而在古代,尤其是宋朝之前的时期,古人们的冬天可不是一般的难熬!
主要原因是,宋朝之前,棉花虽然已经传入国内,但并未大面积种植。棉花的普及基本上要等到元朝之后了。
没有棉花,意味着酷寒的冬天没有棉衣穿,没有棉被盖,那时候的人尤其是北方人,是怎么熬过漫长的寒冬的?
古代富人御寒的两大法宝:皮毛貂裘与火盆古代大多数时候虽说没有棉花,但是也有不少棉花的替代品,御寒保暖效果绝佳。
首先说被子,羽绒被很早就出现了,与现在流行的羽绒被一样,都是用鹅毛或者鸭毛等禽类的羽毛做填充。
说实话,羽绒被的保暖效果要好于棉被,盖在身上很容易就能变暖和,盖久了身体甚至会发热。
此外,古人也流行穿皮草、貂裘大衣,常见的如羊皮衣、貂裘、狐裘等等。
除了穿在身上的,古人御寒还有另外一个法宝,那就是火盆。
很多古装剧中,都有围炉而坐的场景,大家围坐在火盆旁边,让火盆的热量传到自己的身体,可驱除一身的寒意。
而在审美高级的古人那里,即便是火盆也被设计得十分精致美观。
你眼中古代的火盆可能就是一个盛炭火的盆子,比如这样。
但实际上的古代火盆却是这样的,造型别致,十分有设计感。
此外,生活在北方的古人冬天也会烧炕。和今天北方农村的炕一样,都有炕台、火墙、烟囱。
不过,以上说的这些御寒“法宝”也只有古代的富人才用的起,普通人是没那个本钱去消费的。
像皮毛貂裘以及羽绒,产量都很低,价格自然昂贵;即便是火盆和烧炕,那也得买炭和柴火,价格也不便宜。
对于广大的贫困百姓来说,冬天还真就是靠着极少的物质和极强的信念熬过去的!
古代的普通百姓靠什么御寒?有一个词语叫“败絮其中”,它的出处就跟古代普通人的被子相关。
前面提到过,古代的富人有皮毛貂裘,还可以盖羽绒被,而穷人只能往被套里面塞“絮”进去填充。
啥是“絮”?
其实就是芦苇花、干茅草或者柳絮等等,这些东西大家日常生活中应该经常见到,都非常轻薄又不易保存。
柳絮
古人用它们来当被子,可以想象质量有多糟,有多不保暖了。
好在“絮”这玩意儿量多价贱,也算是给了古代穷人一个御寒的选择。
每年入秋时,就要抓紧时间采集“絮”了,然后将其装进布做的袋子里,这样就勉强算一床被子了。
这样的被子保暖效果奇差,但也只能忍着,被子在古人心中的地位就如同现代人家里的空调、冰箱一样,是“大件”,一用就要用好多年,不会轻易置换的。
草也是古人御寒的一大利器!可别笑话古人,那时候生产力低下,他们几乎把所有能用来御寒的都给用上了,其中就包括草。
看到这里,你内心可能会有疑问:草也能用来御寒?
实际上草确实能御寒,并且还是古人御寒的一大利器。
古人主要是住茅草房,这种房子目前在一些文化类景区还能见到,其他地方已经销声匿迹了。
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茅草房似乎是四面透风,弱不禁风的。
不过古人住的茅草房并不是那么一无是处,老祖宗是很有智慧的,他们发现茅草实际上有很不错的保暖御寒功能。
那些喜欢野外露营的朋友,你花几千块上万块买的户外帐篷,其保暖效果也不一定比得上古人的茅草房。
可能还有人不相信茅草的保暖效果,再举一个例子吧。
在农村待过的人应该都知道,冬天的瓜果蔬菜放在外面很容易被冻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只需用干的稻草将它们盖住或裹住就行。
这样的场景多数人应该很熟悉
干茅草是民间百姓的好东西,从古代一直传到现代,零几年的时候,很多农村人都还会在床上铺稻草,那种床睡着就是暖和舒服。
特别是南方的孩子,稻草床也算是他们对少年时家乡的回忆之一了。
以前哪有那么多棉花,9几年的的时候,农村都还是,床最下面铺一层稻草再是铺被。
过去的人不穿棉衣,但是有麻啊,分粗麻和细麻。还有丝。不用替古人担忧。都活的比现在快活着呢。
我92年出生的,在零几年之前我们老家床上铺的还都是稻草,冬天还挺暖和的。
小时候睡过床上铺稻草的深有感触,比现在的床垫睡更安稳多了
新稻草晒后有清香味,睡得特别香
心忧炭贱愿天寒
不要用现代人的思想评论古代人的生活习性!那都是《臆想》!如同猴子不穿棉袄它也能持续繁衍生息!
说实话,不知道你们祖上怎么过冬活下来的,但是我清醒的知道我祖上肯定是活下来的,所以,那些祖上灭绝的人肯定不会来找麻烦的,只有那些活下来的蠢货才会找麻烦的[笑着哭][笑着哭]
我小时候睡的褥子下面就是用稻草铺的,可暖和了
古代也有不少人活活冻死
古人又不是傻子
看看因紐特人(愛斯基摩人),半地下冰堡+動物皮+火。這篇文章估計是ai製作,因為西藏新疆等溫差大的,還值得研究。這方面的文獻報告少。還有上古時代夏商周,那就更有意思了。大家可以研究下,生活樂趣。
皮草,富人用皮,穷人用草。
抱团取暖
没那么复杂,冬天都是地面冷而已,地下暖和着呢,古人可以在地里或者挖洞,地洞里恒温十几度,再烤个火,巴适得很。冬天没啥事也不出门啊,一家人准备一套御寒衣服就行了,谁出门就谁穿着出去,举家之力准备一两套裘衣还是不难的
古代人口少,树木多,冬天家家户户烤火取暖都正常。
鹅羽、兽皮、貂毛、苎麻等等,你想到的想不到的都有。
82年的我路过,2000年以前我们家垫床铺还是用稻草垫!
不用说古代,记得很小的时候,奶奶家里的床还铺过稻草之类的,
铺层稻草冬暖夏凉,试试就知道了
留下来的都是抗冻的
左拥右抱
特意留长的稻草
全靠内功熬过去的[得瑟]
那时候有羽绒服了[吃瓜]多学学。鹅毛,鸭毛被子也有
武大郎家的生活应该不错!最少能烧的起碳
宋朝以前的人,都是傻子!卧槽,你妈胡说八道
春蚕到死丝方尽 男耕女织的时代 你担心这些 你怎么不问原始人是怎么御寒的 你再看看马王堆出土的那件衣服
古人是取暖!现在你烧个试试,警察马上认为你可能要自杀!
挖地坑
棉花种植,还得感谢朱元璋
我0几年,稻草就是当床垫,暧和得很。
动物毛和麻和制品,一样的暖和,也不贵,普通人都穿的起。
老婆多,抱团取暧。
过冬全靠抖[呲牙笑]
我也睡过稻草床
我小时候草鞋里面还在塞芦苇头[笑着哭]
还有木棉
古代的便宜驿站客栈还盖鸡毛呢
南宋广东表示棉被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