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微博前员工的自曝文章引发了热议。这位员工称,微博公司在2020年8月和2022年3月分别授予了她两笔分期发放的期权,授予价都在20美元以上。然而,当她在2023年3月18日准备行权时,微博的市场价不到10美元,低于授予价,导致无法在系统内正常行权。由于价格差距过大,按目前市场走势预估,在其期权有效期截止日(2024年5月1日)之前,微博股价基本都不可能恢复到授予价之上。
这位员工还指出,她在签署期权文件时,微博并没有提供副本,因此无法了解行权需满足市场价高于授予价的条件。微博HR以“法律未规定公司有义务向您提供已签署的期权文件”为由,拒绝提供该员工签署过的期权文件。目前,该员工已向微博方面发出律师函,要求提供签署过的期权文件,但微博方面并未回复。
这起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公司期权授予规则的关注。期权是一种合约,赋予持有人在特定日期或之前以固定价格购进或售出一种资产的权利。如果股价低于授予价,这些期权就相当于废纸。近年来,受市场环境影响,很多互联网公司的股价都在下行,若公司股价低于行权价,这部分激励就相当于空设,即使走法律诉讼,也很难挽回损失。微博、知乎等大厂都有类似情况发生,许多员工从入职到离职,都未曾拿到期权激励,只能认栽。
作为一个长期标榜负责任的企业,公司应优先保证员工的权益。在入职新公司之前,员工需要了解清楚公司薪资总包的构成,特别是期权的行权期。归属之后,员工需要在公司规定的窗口期行权。如果员工离职,大部分公司都规定必须在3个月内将已归属的期权或股票出售,只有少数几家公司允许继续持有。
这起事件提醒我们,作为员工,要对公司的期权政策有清晰的了解,以避免类似的问题。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如果你喜欢本文,欢迎点赞收藏加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