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竞选集会上遭遇“未遂刺杀”,凶手站在200米左右外的屋顶使用AR式步枪向特朗普发射多达8发子弹,特朗普的右边耳朵受伤,但是没有生命危险,堪称惊险一幕,瞬间登上热搜。
同时,特朗普被安保人员护送下台时还被美联社抓拍到一张酷似革命女神的经典图片,他仅花了十几秒就稳定心神,高举拳头喊着“战斗,战斗”,在外网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据说这一画面展示出特朗普过人的胆量,收获了美国民众更大更多的支持的呼声。可见在美国,一场政治谋杀无论成功与否总能给当前的政局带来变动。
特朗高喊“战斗,战斗”
德拉克罗瓦的世界名作《自由引导人民》
那么这一事件发生的背后反映了哪些问题呢?美国到底怎么了?第一,美国的政治深受“暴力”困扰。在美国的历史上,一共有9位总统遭到超过12次的暗杀,其中4名丧生,就像一个可怕的诅咒一次又一次威胁美国的政治安全。此次特朗普也已是第四次遇袭,成为目前遭到刺杀事件最多的美国前总统。可见美国的政治谋杀由来已久,并且可能正在愈演愈烈。这一现象的背后包含着枪支泛滥、政治自由度高、群众的非理性等多方面的因素。
美国构建在“暴力”之上,也一定会因“暴力”陷入混乱。我们知道美国的成立是基于暴力手段而来的,发展历史上也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暴力”,随着时代的变化变成无数种形式伴随在人们的生活中。现在的美国,用“选举政治”这种方式,将选举人之间、政党之间、民众之间正常的政治分歧,贴上了必须定胜负的标签,拜登和特朗普的白热化竞争,成了暴力的宣泄口。
托马斯·马修·克鲁克斯
而结合这次的枪击凶手克鲁克斯的政治倾向来看,其实并不明确,虽然其为注册的共和党民,但拜登就职的时候他也曾向民主党捐款,并且曾发视频称厌恶共和党及特朗普。而且据了解,他此前曾参与西雅图暴力抗议、波特兰骚乱、明尼阿波利斯示威的美国各地制造混乱和动乱的活动,所以政治立场只是一个“借口”,真正的动机可能还是借暴力表达不满,又或许是他人利用克鲁克斯发动暴力。
第二,美国社会矛盾的日益严重。拜登和特朗普,实际上代表着两种资本立场,特朗普代表大资产阶级,而拜登代表的是中小资产阶级和工人资产阶级,两者涉及的人群利益本就因为美国的贫富差距水火不容,无论是哪一方都既有支持者也有仇恨者,难免带来争吵和冲突。
并且近年来美国的经济有所下滑,工业、制造业的竞争力下降,汽车和造船被日韩超过,引以为傲的军工产业可能也在战争中出现危机,而美国政治精英阶层的腐败等原因,让美国选民不能真正将手中的选票转化为对美国发展的实际影响力,社会的失望、愤怒就会累加。
在选举中,竞选双方及其政党为了拉取选票,不断掩盖背后的社会阶级矛盾,以各种激烈的方式抹黑和打压对手,炒作各种经济贸易、国际政治及意识形态等问题,直接让民众陷入撕裂、对立和情绪化的状态当中。因此,美国现在就像一个气球,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便随时可能爆炸。枪击只是一个裂口,背后的社会矛盾才是真正的危险。
另外,特朗普多次遇刺,与他的个人风格和政治主张可能也有关系。特朗普一直以来给人的感觉是特立独行的,从美国政治阶层的角度来说就是不好控制。早些时候,拜登在一场记者发布会中回答关于巴以冲突释放人质的问题时,面对台下布林肯的摇头立刻说“我知道了,国务卿先生,我不说了”,拜登讲话拿的小卡片上更是连什么时候坐下、哪句话是重点都注明好了,说到底总统有时候只是背后资本及“团队”的提线木偶,而特朗普我行我素,显然不可能做这个提线木偶。再者,特朗普的政治主张具有极大地争议,有些政策歧视黑人,有些言论不尊重女性,这样没有“精心设计”的讲话和行为,很容易引起社会不满,也容易招来代表各种利益的组织、人群的仇恨。
14日,特朗普遇刺之后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此时此刻,我们比以往的任何一个时候都要团结”,拜登也当晚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发表全国讲话,表示“团结是美国当下最难实现的目标,但是没有什么比团结更加重要”。
可见这次危机给美国的社会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和分裂,选举运动给社会及民众带来了负面情绪,拜登和特朗普都意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因此处理好当下的舆论、阻止社会暴乱是美国的当务之急,同时背后的社会矛盾也急需解决。
此次特朗普遭遇未遂暗杀,必然会助推他的支持率,增加特朗普当选总统的概率,而拜登则可能因此“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