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植麟回应不了一切

36氪 2024-11-17 14:40:42

文|邓咏仪

编辑|苏建勋‍

进入2024年,中国大模型公司面对的牌局愈发艰难。一方面,在2023年快速入局,获得了大额融资、高昂估值的“六小虎”们,面对着各种声音——AI应用同质化、尚未跑通的商业模式。

在另一面,以OpenAI为首的顶级模型迭代速度放缓,GPT-5迟迟未发,近期整个行业都在讨论:大模型的Scaling Law是否失效了?

但久未露面的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表示:Scaling Law依旧有效,只是Scale的东西变了。

△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 图源:作者拍摄

11月16日,月之暗面正式发布新数学模型K0-math。

这是一个专注于计算能力的数学模型。在Demo中,K0-math不仅展示了能够解决数学竞赛中的高难度数学题,更难得的,是能够展现解题时的分布思考步骤——从拿到题目,到拆分步骤思考。在遇到解题步骤出现错误时,K0-math还能够自己反思思考的逻辑是否有误,返回到特定的步骤重新展开推理。

月之暗面公布的基准测试显示,Kimi k0-math的数学能力,可对标全球领先的OpenAI o1中可公开使用的两个模型:o1-mini和o1-preview。

杨植麟还专门强调,为了让和o1的对比足够公平,月之暗面团队使用了不同种类的测试集进行实时测试。

△K0-math模型基准测试结果 图源:作者拍摄

在中考、高考、考研以及包含入门竞赛题的MATH等4个数学基准测试中,k0-math 初代模型成绩超过o1-mini和o1-preview模型。

在两个难度更大的竞赛级别的数学题库——OMNI-MATH和AIME基准测试中,k0-math初代模型的表现,则分别达到了o1-mini最高成绩的90%和83%。

仅仅在一个月前,Kimi刚刚发布最新版本“Kimi探索版”,将以CoT(思维链为主)的能力放到了模型当中。Kimi探索版的AI自主搜索能力,可以模拟人类的推理思考过程,多级分解复杂问题,执行深度搜索,并即时反思改进结果。

无论是Kimi探索版还是如今的K0-math,其释放的信息都是类似的:不断提升模型的智力、思考水平。这也是面对以OpenAI o1为首的顶尖模型,Kimi迈出的追赶第一步。

不过杨植麟也坦承,如今的K0-math还有不少局限性。

比如,对于高考难题、IMO数学竞赛等等难题,K0-math还会有一定概率做错。有时候,模型也会过度思考——对于1+1=2类的简单数学题,模型可能会花没有必要的步骤去反复验证答案,甚至会“猜答案”,但不能展现为什么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

作为国内AI初创公司中“技术理想主义派”的代表,杨植麟本人曾多次强调Scaling Law(缩放定律,大模型最重要的技术原理)的意义和重要性。

但现在,他也明确表示行业范式正在发生改变:从原来的扩大计算和参数规模,到如今的强化学习为主的技术路线,着重提升模型智力水平。

“AI的发展就像荡秋千,我们会在两种状态之间来回切换:有时候,算法、数据都很ready了,但是算力不够,我们要做的就是加算力;但今天我们发现,不断扩大算力规模已经不一定能直接解决问题了,所以这时就需要通过改变算法,来突破这个瓶颈。”杨植麟解释。

数学模型K0-math之所以选择在今天发布,也有其特殊意义:11月16日,是月之暗面第一个产品Kimi Chat的一周年纪念日。

过去两年里,月之暗面是国内最受关注的AI初创公司之一。经历了2023年的Kimi助手爆火,到2024年的极速投流增长、近期的仲裁风波,这个团队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如同在迷雾中穿行。

但现在,月暗显然并不打算回应一切。在发布会中,杨植麟只讲新模型和技术相关的问题,并简单地公布了一个数字:截至2024年10月,Kimi的月活用户已经达到3600万。

△Kimi最新用户数据 图源:作者拍摄

“我仍然保持更乐观的心态。”杨植麟预测,行业范式转向,并不意味着以扩大规模为主的预训练模式完全失灵——顶尖模型再未来半代到一代,还能释放出预训练的许多潜力。

而在模型的思考能力进一步提升后,这也意味着大模型能够进一步落地,解决更多领域内的专有任务。

以下为杨植麟在发布会中的更多发言与回应,经《智能涌现》编辑整理:

AI的发展就像荡秋千,本质上都要跟Scaling做好朋友

Q:转向强化学习路线之后,数据会不会成为模型迭代的比较大的挑战?

杨植麟:这确实是强化学习路线的核心问题。以前我们做下一个字段预测的时候,通常用的是静态数据,我们对数据的过滤、打分、筛选,这些技术都比较成熟。

但在强化学习路线上,所有的数据都是自己生成的(比如一些思考过程)。模型思考的时候,其实需要知道想法是对还是错,这会对模型的奖励模型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还要做很多对齐的工作,一定程度可以抑制这些问题。

Q:在模型迭代的过程里,无论是之前的扩大算力路线,还是说强化学习上,怎么进行平衡?

杨植麟:我觉得 AI 的发展就是一个荡秋千的过程,就是你会在两种状态之间来回这个切换一种状态。如果你的算法、数据非常ready,但是算力不够,那么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做更多的工程,把 Infra 做得更好,然后它就能够持续的提升。

从Transformer诞生到 GPT 4,我觉得基本上其实更多的矛盾是怎么能够Scale,在算法和数据上它可能没有本质的问题。

但今天当Scale得差不多的时候,你会发现加更多算力可能并不一定能直接解决的问题,核心是高质量的数据就没有那么多了,小几十T的token,这就是人类互联网积累了20多年的上限。

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算法的改变,让这个东西不会成为瓶颈。所有的好算法,都是和Scaling做朋友,让它释放更大的潜力。

我们在很早就开始做这个强化学习相关的东西,我觉得这是接下来很重要的一个趋势了,通过这种方式改变目标函数、学习的方式,让他们持续Scale。

Q:非Transformer路线会不会解决这种问题?

杨植麟:不会,因为它本身不是Architecture的问题,它是一个学习算法或者是没有学习目标的问题。Architecture我觉得没有本质的问题。

Q:关于推理成本,数学版上线到Kimi探索版之后,是用户可以去选择不同的模型,还是你们会根据提问来分配?以及,你们现在的主要模式是打赏,而不是订阅,怎么平衡成本问题?

杨植麟:我们接下来的版本大概率会让用户自己去选择。早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的分配或者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预期,我们也不想让它1+1等于多少,想半天,所以我觉得早期可能会用这样的方案。

但最终,这可能还是一个技术问题。一,我们能动态的给它分配最优算力,模型足够聪明的话,它就会知道什么样的问题匹配什么样的思考时间,和人一样,不会“1+1”的问题也想半天。

二,成本也是不断下降的过程。比如说今年你如果达到去年GPT4模型的水平,你可能只需要十几B的参数就能做到,去年可能需要一百多B。所以我觉得觉得整个行业先做大或者做小,是这样的普遍规律。

Q:现在AI圈子会不会被Scaling Law这件事限制住了?

杨植麟:我比较乐观一点。核心就在于原来你用静态数据集,静态数据集其实是比较简单粗暴的使用方式,现在用强化学习的方式很多情况下是有人在参与这个过程的。

比如,你标100条数据,你就能产生非常大的作用,剩下的都是模型在自己思考,我觉得以后更多的会用这种方式解决。

从做法上来看,(强化学习路线)确定性是比较高的,很多时候的问题在于怎么真正把(模型)调出来,我觉得上限是很高的。

Q:你去年说长文本是登月的第一步,你觉得数学模型和深度推理是第几步?杨植麟:就是第二步。

Q:预训练的Scale现在都觉得遇到瓶颈了,美国遇到瓶颈以后你觉得对中美大模型的格局的影响是什么?你觉得差距是变大还是变小?

杨植麟:我一直觉得,这个差距相对是一个常数,对我们来说它有可能是一个好事。

假设你一直pretrain,你的预算今年1B、明年10B或者100B,它不一定可持续。

当然你做Post-train(后训练)也要Scaling,只是说你Scaling的起点很低。可能很长一段时间,你的算力就不会是瓶颈,这个时候创新能力是更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对我们反而是一个优势。

Q:之前发的深度推理,还有包括你今天说的数学模型,它离普通用户是比较远的功能吗?你怎么看这个功能和用户的关系?

杨植麟:其实也不远。

我觉得是两个方面的价值,第一个方面,数学模型今天在教育产品上其实有非常大的价值,在我们整体的流量里,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第二个,我觉得它是技术上的迭代和验证。以及我们可以把这个技术去放在更多的场景里,比如我们刚刚说的探索版去做很多的搜索,我觉得它会有两层这样的含义。

保持单一产品形态,保持卡和人比例最高

Q:现在都在讨论AI应用的问题,Super App还没有出现,一大批的AI应用又非常同质化,你怎么看?

杨植麟:我觉得Super App已经出现了,ChatGPT已经有超过5亿的月活,它是不是超级应用?至少半个吧,这个问题已经很大程度上被验证了。

哪怕像CharacterAI这种产品,一开始用户量也蛮多,但后面很难破圈。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也会根据美国市场的情况,去判断哪个业务最后做得最大、做成的概率更高。

我们还是会聚焦在我们认为上限最高的事情,而且跟我们AIG的misson也最相关。

Q:现在整个行业都有出现AI创业公司被收购,以及人才出走、回流大厂的现象,你怎么看待?

杨植麟:这个问题我们没有遇到,但可能有一些别的公司遇到。我觉得倒也正常,因为行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从一开始有很多公司在做,变成了现在少一点的公司在做。

接下来大家做的东西会逐渐不一样,我觉得这是必然的规律。有一些公司做不下去了,就会产生这些问题,我觉得这个是行业发展的规律。

Q:你们很少谈到模型训练上的情况,现在你们预训练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杨植麟:我先说第一个问题,我觉得预训练还有空间,大概半代到一代的模型,这个空间会在明年释放出来。明年,我觉得领先的模型会把预训练做到一个比较极致的阶段。

但是我们判断,接下来最重点的东西会在强化学习上,就是范式上会产生一些变化。本质上,它还是Scaling,并不是不用Scale,只是说你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去Scale,这是我们的判断。

谈未来、竞争、出海

Q:Sora马上就要发产品了,你们什么时候发多模态产品?怎么看多模态这件事?

杨植麟:我们也做,我们几个多模态的能力在内测。

关于多模态,我觉得AI接下来最重要的是思考和交互这两个能力,思考的重要性远大于交互。

不是说交互不重要,而是思考会决定上限。交互是一个必要条件,比如说Vision(视觉)的,如果没有Vision的能力,那就没法做交互。

但思考是这样的——你就看要做的这个任务,标注任务的难度有多大,你到底需要一个博士去标?还是每个人都可以标?哪个东西更难找到这样的人?那这个东西就是AI的上限。

Q:怎么看和豆包等一系列AI应用的竞争?

杨植麟::我们还是更希望关注在怎么能给用户真正价值上,而不是过多去关注竞争本身,因为竞争本身并不产生价值。

怎么提升模型的思考推理能力,这是我们现在最核心的问题。通过这个东西给用户带来更大的价值,就是做正确的事情,而不专门去做不一样的事情。我觉得只要能有人实现AGI,它都是非常好的结果。

Q:什么时候决定只做Kimi这一个产品?

杨植麟:大概今年二、三月份吧,或者三四月份,大概那个区间。一个是基于美国市场的判断,二是基于我们自己的观察,主要是这两点,确实得做减法,不是疯狂的做加法。

Q:为什么?

杨植麟:这两年,我们主动的选择做了业务的减法。我觉得这个还是很重要的,也是我们过去一年比较大的lesson(教训)。

我们一开始确实也尝试过比如说几个产品一块做,这个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可能是有效的,到后来发现还是要聚焦,把它做到极致,是最重要的。

砍业务本质上也是在控制人数。这几个大模型创业公司里,我们始终保持人数最少,始终保持卡和人的比例最高,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不希望把团队扩那么大,扩那么大,对创新的影响是有致命性的伤害的。三个业务一起做,我就活生生把自己变成大厂,我就没有任何优势。

Q:现在,你们最核心的任务是什么?

杨植麟:最核心的任务就是提升留存,或者把留存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我觉得,用户留存,和模型的成熟度、技术水平,也是一个正相关的过程。

包括思考能力还不够强,交互不够丰富,所以它今天能做的交互还比较有限。无论是跟用户的交互,还是跟本身客观世界的交互,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如果我们衡量离AGI目标的距离,我觉得现在还是初级阶段。当然,每年都有比较大的进步,如果我们用去年的产品,你会发现可能根本没法忍受。

Q:现在怎么考虑出海问题?

杨植麟:我觉得先聚焦,然后全球化,需要更耐心一点。

Q:最近大家都在谈大模型的投流问题,你们怎么实现良性的商业化?

杨植麟:我觉得肯定有,但是对我们来说现在最关键的还是留存,我觉得这个还是需要看的再长远一点,至少ROI需要为正吧,这跟技术的进展是高度正相关的。

对我们来讲最核心的是把留存和Organic growth(自然增长)做好。适当的投放是需要的,但是你需要平衡好这几个东西之间的关系。

欢迎交流

0 阅读:3

36氪

简介: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媒体,提供深度的商业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