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2021年2月,芜湖市“双招双引”动员大会上,紫云英被形象作为喻体,用来形容人才招引,不仅要创造环境,还要改善土壤。同年8月,紫云英人才计划被正式推出。
根据芜湖市最新发布的紫云英人才计划成果显示,2021年以来,全市新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267个、领军人才671人、高端人才5591人、大学生17.55万人,人才总量已达108万人。
此外,新入职大学生数量从2020年1.6万人,增长到2021年3.3万人、2022年6.7万人,今年1-9月已招引大学生7.55万人。
数据可以看出,两年来,通过紫云英人才计划的持续实施,芜湖引贤招才之门敞得更开,各类人才“百花齐放”。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吸引人才,首先要了解人才看重什么。
“安居乐业”是人才考虑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要拥有良好的事业空间、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也要具备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满足住房、教育、医疗等实际需求,只有做到两不误,才算是上等的“揽才好招”。
在政策优化上,芜湖市顶格推进,对标沪苏浙和其他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破解以往人才政策“碎片化”“分散化”问题,将人才政策进行系统集成、迭代升级。
组建市人才发展集团,着力打造全市人才工作的“总服务商”和城市HR;突出向用人主体松绑授权,将人才评价权交给企业;注重柔性化引才,在上海自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芜湖产业创新中心;高标准建设安徽创新中心,打造面向安徽省、服务长三角的人才创新“共同体”……
创新做法,换来创新人才。
截至目前,芜湖已意向落实高层次人才项目30个(其中院士领衔项目2个)。全市拥有院士工作站10家,省级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8家,与60余家大院大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校地合作设立56家公共研发平台。
同时,深化产教融合,已支持高校、职业院校开设订单班100个,以校企项目化合作方式定向培养产业人才4627人。并鼓励支持在芜湖高校、职业院校设立“产业教授”流动岗位,454名企业高层次人才、能工巧匠在校担任“产业教授”。
除了注重在体制机制、服务保障等方面做文章外,芜湖还在薪资补贴、落户住房等“真金白银”上继续发力,在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下功夫。
一直以来,芜湖市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先后设立5亿元大学生创业基金、5亿元“双创”孵化基金、3亿元科创投资基金,全市人才专项资金投入由2021年的2亿元增加至今年的5.7亿元。
在芜湖,本科生落户最高可享受20万元、夫妻双方可叠加享受40万元的购房补贴。并建立惠企惠才政策网上超市,上线运行“芜湖紫云英人才服务平台”,打造政策兑现“网购式”体验,目前全市已累计兑现人才资金5.85亿元、惠及各类人才10.3万人次。
为给人才创新创业和工作生活提供优质便捷服务,芜湖市还建立了高层次人才服务清单,发放“人才绿卡”“人才服务卡”,提供随迁配偶就业安置、子女入园及义务教育等服务事项,让各类人才在芜湖拥有了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
当前,芜湖正处于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上升期和关键期,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东数西算”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在芜湖叠加,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芜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渴求人才。
按照计划,“十四五”期间芜湖新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300个、领军人才1000人、高端人才1万人,累计引进大学生30万人。在为广大人才施展才华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广阔的舞台的同时,推动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相互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