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离婚,老母存款险被儿媳分走!司法如何破解“亲情困局”?

扬眼 2025-04-14 21:07:04

扬子晚报网4月14日讯(通讯员 王瑞普 记者 孙锐)近日,两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向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万子榕法官送来一面锦旗:“以法律为剑捍卫老者尊严;以温情为光照亮维权之路”。“感谢您为维护老年人权益付出的心血,您的公正与担当,让夕阳更暖!”两位老人以此表达对法官的感激之情。这是成功实现合并调解的两个案件:李老太太与儿子杨某某、前儿媳赵某某委托合同纠纷案以及杨某某与赵某某离婚纠纷案。

这两个案件并非简单的民事合同纠纷与离婚诉讼,其间交织着伦理亲情、当事人的生存利益,尤其是涉及到老年人的权益维护。两个案件看似独立,实则是有着内在牵连的家事纠纷。

初次庭审,李老太太情绪激动地哭诉多年来为儿子一家出钱出力地付出,如今养老钱却得不到保护,这坚定了承办法官合并化解两案的决心。李某某曾将81万余元转存至其儿子杨某某的账户,杨某某分多次支取了其中的26万余元用于日常开销、网络购物、转账给配偶赵某某等。因夫妻矛盾,赵某某首次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判决不准予离婚。之后,杨某某将剩余存款55万元返还给其母亲李某某,并就26万余元向其母亲李某某出具欠条。李某某遂以委托理财为由起诉要求杨某某、赵某某返还该26万余元。一审法院认为李某某主张涉案款项为委托理财款的证据不足,判决驳回了李某某的诉讼请求。李某某遂提起上诉。

杨某某随后第二次起诉离婚,一审法院判决:准予赵某某与杨某某离婚;房屋及车辆归杨某某所有,孩子由赵某某抚养,杨某某需给付赵某某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款50余万元以及给付孩子抚养费;并明确分居期间的子女抚养费可另行主张;对于赵某某主张的夫妻共同存款,即杨某某返还给其母亲李某某的剩余存款55万元,因李某某已提起诉讼,当事人对该款项性质存在争议,且涉及案外人利益,暂不予处理。杨某某提起上诉。

二审综合两案一审判决结果及当事人实际情况审慎考量:若简单地以证据规则判定,李老太太的55万元有可能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儿子杨某某将面临着中年离婚、经济困窘、房产被拍卖的困境,这样的极端后果是李老太太一家无法承受的;若认定该26万余元为夫妻共同债务,证据又不充分,赵某某也难以接受,妇女儿童的权益也应当保障。这两起案件牵涉到李某某和老伴的养老钱,杨某某离婚后的生存状况以及赵某某和孩子的权益,各方利益均需兼顾,不宜机械下判,调解成为优先选择。

为此,二审法官加大调解工作力度,从亲情关系、孩子的成长保障、各方的经济状况等多维度入手,既释明法律规定,分析证据,又讲透情理,建立与各方当事人的信任关系,运用多种调解方法,尝试提出多个调解方案,经过反复沟通、多次调解,终于做通各方当事人的工作,就案涉81万余元、孩子抚养费、离婚财产分割达成调解协议。以一份调解书成功化解了多项纠纷,有效避免了一案结多案生,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妥善维护了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了李老太太的晚年生活。

从初次见面声泪俱下地哭诉,到带着重孙子来给法官送锦旗的安祥温和的太奶奶,令人感慨良多。调解的精髓并不是方法和技巧,而是法官真诚地付出,从根本上为当事人排忧解难,争取案结事了,以司法的温度与力度,服务人民群众,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司法力量。

校对 盛媛媛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