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自下,下者愈”:治病因势利导才能痊愈(三)

鸿朗说健康 2024-12-21 14:57:03

说了这么多,大家肯定还是比较关心这个方子到底怎么用才好。这里还是引用一下张仲景的原话吧: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这里简单给大家总结一下要点。先稍稍说一下“如狂”,如狂并不是说狂躁、打人毁物那种程度,刘渡舟老先生说可以是: “言语行为有时正确,有时就很离奇,有点儿狂妄不羁,但是还不是发狂,叫做如狂。”其实,如果有瘀热互结的情况,就算是只有一点点烦躁,也是可以算的,这个对于我们平时使用来说并不是主要的判断标准。

“血自下,下者愈”。之所以张仲景这么说,主要是因为这个病症是热和血初结,势力还没成,所以有“血自下,下者愈”。血自己下来了,正气抗邪,热随血减,病就好了。那从哪儿下呢?因为病在下焦,所以一般是从大便下血,妇女可能有一些像来月经,男性一般是从大便泻下,下了就痊愈了。

但如果不下呢?热与血没有一个自我作解的机会,那就要用药来攻逐了。用药物攻逐的时候,张仲景提醒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这个病泻下的时候就要注意,表邪,诸如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咳嗽等症状是不是完全都解除了,如果还有一些什么恶寒,还有一些什么表不解,那就“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应当先用药解外。

通过刚才的讲解,我们也就知道了,应该用逐瘀泻热的药。 桃核承气汤这个方子是在调胃承气汤,即大黄、甘草、芒硝三味药基础上,再加上桃仁和桂枝两味药组成的。

先看调胃承气汤有大黄、有芒硝,苦寒、咸寒,能够泻热,能够破结,能够治狂。大黄本身虽然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但是它的力量是不够的,所以要加上桃仁,桃仁是一个滑利之药,能够行血,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桃仁的活血化瘀作用力量不太大,但是和大黄两个合在一起了,桃仁配大黄,力量也是很可观的,所以桃仁是为行血逐瘀而设。

但这个方子为什么加桂枝?因为桂枝是辛温药,是一个通阳、理气、止疼的药。由于桃核承气汤药偏寒凉,也偏于血分,您看大黄、芒硝、桃仁都是血分药,都是寒凉之药,所以张仲景在这里很巧妙地用了一味桂枝,桂枝通阳理气,通阳的药都有理气的作用。通阳理气和活血化瘀相辅相成,要活血化瘀,就得理气,气得利,血就活,这是气血关系的问题。

这里有个问题大家需要注意,那就是中病即止,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大家发现药物对症了,病情大体也消失了,就可以停药了,服用个3~5天就行了,万不可长期服用。

另外,虚人也需慎用此药,比如大病过后或者说年老体衰之人。大家看,方子里的药物大多是寒性且泻下的,所以虚弱之人一定要慎而又慎!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吃这个药的时候,要空肚子,这个要记住,这是关键的问题 。“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疾病的病位在下焦,空腹喝的话,比较容易让药物快速到达下面,这样才能更快起效。

其实,这真是个挺好的方子,在经过长年累月的运用之后,医家总结不论何处的瘀血证,只要具备瘀热互结这一基本病机,均可加减使用。比如,如果是身体某处疼痛,像针刺一样。从肉眼上看没有任何问题,就是疼痛,痛得像针刺火烤一样;或者舌苔黃暗,舌质紫红。根据这个情况,就可以把它辨为瘀热。所以,大家在日常使用的时候注意“瘀”和“热”就可以了。

现代大部分人体内有瘀血都是和肝有关,和肝经常得不到疏泄有关。肝本身是藏血的,如果肝气经常瘀滞的话,慢慢的就形成瘀血体质。我们应该应重点保护肝脏,注意疏肝理气。

2 阅读:37

鸿朗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