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道家创始人老子是周朝的图书馆馆长,对周朝的各种典章制度和图书烂熟于心,但后来有感于政治崩坏,直接辞官西去。路过函谷关时在关令尹喜的建议下写下了“洋洋五千言”的《道德经》。
骑牛的老子
不过这道德经可不是那么好懂的,其中很多字句和意义都有争议。其中第五章是这么一段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前两句话到底是啥意思?难道是说天地把万物当成狗?圣人们没有仁爱之心,也把老百姓当成狗一样低贱?可能大家伙儿会心想,这天地和圣人也太无情了吧,在他们眼中老百姓就这么没地位?
两千年来,一直都不乏以此为借口攻击道家不懂得对百姓仁爱的人,可是,这真的是老子的本意吗?
道家经典《道德经》
“刍狗”是啥东西?这句话里面最有争议的词语无疑是“刍狗”一词,狗在我们的文化背景当中往往有贬义含义,大多是用来骂人的,那“刍狗”又是啥意思?
查一下字典可以知道,“刍”字的基本的含义是“喂牲畜的草”,或者是草把。基本可以猜出来,所谓“刍狗”,指的就是用草编成的草狗,咱可以联想稻草人来理解。
刍狗
为了进一步了解,咱还得找一些正儿八经的记载,果不其然,《庄子·天运篇》中有这么一段解释:
夫刍狗之未陈也, 盛以箧衍, 巾以文绣, 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 行者践其首脊, 苏者取而爨之而已。
看起来挺复杂,其实就是说,这个刍狗是祭祀时候用的道具,祭祀开始之前,用好箱子装着、好布料护着,毕恭毕敬地供着。一旦仪式结束,用完了,马上就扔到地下,任人踩踏,无人过问。这用之前和用之后,简直就是冰火两重天。
除了《庄子》中的记载,《淮南子·齐俗篇》中也有差不多的记载:
刍狗, 土龙之始成, 文以青黄, 绢以绮绣, 缠以朱丝, 尸祝袀袨, 大夫端冕以送迎之, 及其已用之后, 则壤土草剟而已, 夫有孰贵之?
用之前前呼后拥,用完了弃若敝履,还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圣人”指的是谁?说完了天地,紧接着就开始说“圣人”。一说起圣人,我想大家可能都会想起孔老夫子,毕竟在整个漫长的封建王朝历史当中,能一直保持圣人之称的恐怕就只有孔子了。
但是,我们要知道,老子的年代是早于孔子的,他所说的圣人跟儒家的那个圣人没有任何关系。
《道德经》中提到“圣人”时候往往会有“是以圣人···”这样的格式,比如说“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是以圣人之治也,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 以其不为大也, 故能成大”等等等等。
我们可以看出,老子口中的圣人其实是具有道家理想人格的人物,有时候也指君王一类的统治者,大多数都是老子口中“道”的化身。
所以“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里头的圣人跟我们印象中的那个仁政爱民的形象还是相差甚远的,大家最好不要有啥期待。
说了这么多,到底啥意思?咱们先从字面来看:天地不仁,把万物当作“刍狗”。结合上面的解释,这意思就是,万物在有用的时候,就被认真对待,在没用的时候,就被弃之一旁。这也不难理解,这里的天地不过遵循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有用就用,不用就不用,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道家经常说的“自然”。
如果怕咱理解的不太清楚,咱们可以看一下那些文学大佬都是怎么理解的。《道德经》作为一部现象级思想名著,历来都不缺大佬为它作注释,其中王弼的注是公认的比较好的,来看看他是咋说的:
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 万物自相治理, 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 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有恩有为, 列物不具存, 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矣。地不为, 兽生刍而兽食刍, 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无为于万物而万物各适, 其所用则莫不赡矣, 若慧由己树未足任也。
圣人与天地合其德, 以百姓比刍狗也。
这意思就是说,天地听任自然万物发展成长不加干涉,这叫做不仁。所谓仁者,就是给万物施恩的那些人,这样一来,万物就会失去其本来的面目,就会打破其自然发展的进程。只有圣人才会跟天地来学习,将百姓比作刍狗,让其自然发展而不加干涉。
王弼
而对于这一点,苏辙似乎说的更为准确,他有一本专门研究《道德经》的书叫做《道德经解》,里头对这一段话有这样的解释:
天地无私而听万物之自然, 故万物自生自死。死非吾虐之, 生非吾仁之也。譬如结刍为狗, 设之于祭祀, 尽饰以奉之, 夫岂爱之时适然也?即事而弃之, 行者践之, 夫岂恶之亦适然也?圣人之于民亦然, 特无以害之, 则民全其性。死生得丧, 吾无与焉, 虽未尝仁之而仁大矣。
刍狗在用之前受到的重视并非出于对他的喜爱,在用之后受到的冷落也并非出于对他的厌恶,这一切不过是自然而然的罢了。既没有施加恩惠,也没有出手干涉,就是对万物和百姓最大的“仁”了。
其实我们结合中国的历史就可以知道,很多王朝的覆灭都是因为太过于滥用民力,比如说秦朝繁重的赋税,隋朝过度的好大喜功。如果像老子所说的那样,统治者可以将老百姓看作刍狗,让他们自然发展,不误农时,不误人力,老百姓自然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在老百姓看来,不求统治者能够带来什么恩惠,不耽误我们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恩惠。
大家觉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道德五千言乃天人之学,岂是世上俗子可以揣测搬弄哉?天地不仁,是天地无心之意,无心于万物之生,无心于万物之灭,随其自然造化而已,天地间一切万物造了有化,化了有造,此生死轮回之道,凡有形有相之物,皆不可逃脱矣!圣人知其阴阳之杀机,而夺其造化之权柄,故可以不生不死也!不死者,真性也,凡夫之性,气性,气性化真性,贵在无为,故圣人不仁是无心无意无为也!经中有天下、大国小国、百姓之语,皆为譬喻,天下指一身而言,大国指性,小国指心,百姓指意。意出于心,心出自性,性主宰一身也。刍狗,腹中将生即生之狗,将生之时,随其胎动而转身,随其胎产而出头,一切无知无识,随其自然而已,炼道之士,将人心化道心,将气性化真性,无造无作,无心无意,这就是道法自然,苟有一毫心思,圣胎不能结,阳神不可出也!
你会跳进电影里去干涉剧情吗?[呲牙笑]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得瑟]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得瑟]在错误的断句上解释出千言万语,哪怕写成论文,也不过是胡炼九阴真经的欧阳疯[笑着哭]
道德灵文四字明白了就可能看懂了。
这句话的意思稍微看过点科普或者书的人都知道,我实在想不通那些网文作者怎么搞的,这应该是境外势力文盲渗透?
自知者明,是不是狗自己还不知道吗?
道德经被改了许多版本,原版怎样不知道,之前还看过有某古本写的是声人而不是圣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凡是后代篡改的版本出了毛病,都甩锅给老子,让老子背锅[得瑟]
天道善养,而不治。人道常治,而不善。呜呼!天下之治,在于不治,而为无为,无不为。其之妙也,岂人之窥邪?
所谓地球凡夫:一个个体的眼耳鼻舌身意识(基础感官),再加上一切地球上的集体团体的认知,即为地球凡夫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之仁非人之仁,天地若以人之仁为仁,天地就变人了。万物无别,万物一齐同,万物与刍狗,刍狗与万物无二无别。不仁之时即是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离开地球上的一切善恶,美丑,好坏,情仇,有无即见天地之本,
到底是叫道德经还是德道经
字面意思怎能解释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