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国庆期间,欧盟通过投票表决正式批准了对华电车的加税政策后,双方围绕电车加税问题展开了多达九轮的贸易谈判,但因为欧盟方面层出不穷的“小动作”,双方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就在10月28日,中国商务部的新一轮反制措施,让之前积极支持对华加税,企图“挟税自重”的意大利总理梅罗妮的“小算盘”落了空……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欧盟加税政策引发轰动
国庆期间,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但这一决议并未得到绝对多数国家的支持,而是因为欧盟内部的几个人口大国,通过自身所代表的人口体量达到了66%的人口比例才得以通过。
欧盟这种为了保护欧洲本土汽车产业,而不顾国际规定,在不合理的范围内对华加税的做法,激怒了中国政府,也制造了中欧贸易关系的紧张局势。
在中国商务部紧急开展的双方谈判中,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出了极为严苛的条件,要求中国在产品定价方面做出让步,并提供经济补偿,作为换取较为宽松关税政策的筹码。
从冯德莱恩的表态中,我们可以明确地发现,欧盟的战略目标就是为中国车企进入欧洲市场设置障碍,通过不正当的竞争方式老保护欧洲本土汽车产业,反映了欧盟在面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电动车产业时的焦虑和防御姿态。
而除了公开谈判外,欧盟还采取了更为隐蔽的双轨谈判策略,他们绕开中国商务部的官方谈判代表,直接与部分中国车企进行私下接触,试图通过与个别企业达成秘密协议来取得谈判优势。
在这场复杂的贸易博弈中,意大利扮演了一个独特而矛盾的角色,他们不但积极推动了欧盟加税政策的出台,还在今年出台了大量刺激中国车企赴意大利投资建厂的优惠政策。
为了获取中国的资金和技术,意大利政府甚至计划将阿尔法·罗密欧和玛莎拉蒂等享誉全球的老牌汽车品牌国有化,再通过与中国车企的合营建厂,实现意大利汽车产业的复兴。
综合来看,意大利似乎试图在支持欧盟关税政策和吸引中国投资之间寻找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在保护本土产业的同时,尽可能地获取中国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然而,意大利这种左右逢源的策略并不能让他们得到中方的无偿支持,梅罗妮试图“挟税自重”的政治算盘也因为中国商务部的新一轮反制措施而宣告“破灭”。
陷入两难的意大利
意大利总理梅罗妮试图通过支持欧盟强硬立场获得谈判优势的举动,确实对部分中国车企造成了不小的压力,甚至不久前中国商务部就曾曝出中国车企疑似出现内鬼与欧盟私下谈判。
但就在梅罗妮迫使中国电决定在在意大利投资建厂的“小算盘”将要成功时,中国商务部在10月28日的新一轮反制措施中明确宣布,国内车企将全面暂停欧洲市场的扩张计划。
中国商务部的这一决定,不仅打乱了梅罗妮的部署,也让意大利汽车产业陷入了尴尬境地,他们试图通过欧盟的高关税政策迫使中国车企在意大利本土建厂生产的希望彻底破灭。
意大利汽车行业曾经幻想凭借自己在汽车制造领域的传统优势和技术积累,吸引中国车企投资与合作,但当中国商务部的指示明确发出后,意大利车企将不得不独自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此外,由于欧盟电车加税政策的应该能够,中国的电车出口将会出现明显的价格调整,直接影响到欧洲消费者对电车的购买需求,这很可能导致欧洲电车市场的急剧萎靡。
而对欧洲车企来说,他们不但需要独立开发有竞争力的电动车产品,还需要为了达到欧盟制定的减少碳排放目标而加快新能源车的普及,让电车研发工作面临更大的困境。
为了保障新能源车市场的需求,并为本土电车行业争取发展机遇,意大利政府必须不断调整对中国电车的限制政策,以确保意大利本土车企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足够利润。
这种矛盾还体现在就业问题上,发展新能源车产业可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但传统燃油车产业的工人可能面临失业风险,如何在产业转型中保护工人权益,成为意大利政府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随着中国资金和技术的离开,梅罗妮政府必须尽快找到推动意大利汽车产业转型的新途径,他们为了减少自身吸引中国车企谈判成本而做出的冒险举动,导致了如今的自食恶果。
同时,意大利政府还需要重新评估其在欧盟内部的立场他们可能需要与其他成员国协调,在保护本土产业和维护自由贸易原则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中国“大杀招”对欧盟的影响
中国终止国内车企的欧洲扩张计划,不仅改变了欧洲电动车市场的竞争格局,还给世界汽车行业的经济格局,造成了一系列经济和政策上的连锁反应。
欧洲汽车制造商在短期内能够因为中国竞争对手的撤退而争取到更多的市场份额,但他们昂贵的造车成本,并不足以继续推进欧洲汽车行业的电车化。
这种不正当的竞争方式,会进一步削弱欧洲车企的创新动力和成本控制能力,而且随着中国车企向其他市场的转移,会加速欧洲车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丧失。
高性价比的中国车企开始全面撤退,意味着欧盟消费者将不得不购置更加昂贵的进口电车或欧洲本土汽车,影响普通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积极性,减缓欧洲各国政府推动的电动化进程。
意大利这种企图通过引进中国投资来振兴本土汽车产业的国家,也将不得不需要寻找新的发展路径,需要增加对本土电动车研发的投资,或者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此外,梅罗妮政府在过去一段时间,一直致力于吸纳中国车企赴意大利投资建厂,如今合营梦断,当地已经筹划好的就业市场可能将无法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
最重要的是,中国电车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等领域相较于欧洲车企都有着显著优势,一旦失去与中国企业的直接竞争和合作机会,欧洲企业在这些领域的竞争力可能出现明显差距。
德国的汽车行业与中国车企高度绑定,这一次的中国车企“大撤退”,很可能刺激中国车企加强本土供应链建设,让这些欧洲供应商不得不面临转型或充足危机。
德国、意大利等因为欧盟加税政策而造成本国利益受损的国家,可能会在之后的谈判中,为了争取中国的资金与技术而与那些坚定的保护主义国家产生更大的政策分歧。
中国车企在电动车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全球汽车产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失去这个参照系可能会影响欧洲车企的全球战略制定,让欧洲车企面临更加艰辛的探索过程。
结语
梅罗妮在吸引中国投资上的“小聪明”,引发了中国商务部的强力反击,这给意大利的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和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都带来了不小的困境,而想要改变这一局势,显然不是一件容易事。
参考文献
南方网——《公开唱反调?欧洲多家企业为何反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制裁》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179d29f1ce/4cbfdfa55f.shtml
凤凰网汽车——《外媒:中国要求国内车企暂停欧盟市场扩张》
https://auto.ifeng.com/c/8e2x0TDqq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