栲栳山石属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寿山的里洋、外洋交界处的栲栳山上,石质较粗松且脆,颜色多样,常见浓黄、淡黄、朱砂红、暗紫、深红等,并且有时呈现多种色彩交织的斑驳纹理,并带有杂色斑点或条痕,俗称“鹧鸪斑”,这种斑驳的色彩和粗粝的质地使其在未加工时显得质朴,虽质地不如田坑石细腻,但经过磨砺和油润处理后,会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栲栳山石是寿山石中山坑石的代表品种之一,又称“富老山石”或“狮头石”,后者因产地位于栲栳山狮头岗而得名,这个品种在寿山石中属于中档石种,产量相对较多,价格较为亲民,常用于传统石雕和印章制作,部分文献将栲栳山石与花坑石关联,认为花坑石是栲栳山石的优质变种,色佳通灵者称为“花坑晶”或“花坑冻”,但两者在质地和稀有度上还是有一些差异,它的主要成分为高岭石族矿物(如地开石、珍珠石等)。
自明代以来,栲栳山石虽石质粗粝,但因其色彩丰富、易于加工,成为寿山石中颇具特色的品种,尤其在民间工艺中应用广泛,随着寿山石资源逐渐稀缺,栲栳山石因其相对易得,成为入门级雕刻创作的优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