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美联储结束了为期两天的货币会议,并且宣布将美国的利率再次下调25个基点,到4.25%-4.5%之间。
这是美联储九月以来的第三次降息,这意味着,美国从国币紧缩周期转为了货币宽松。
美国降息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通过降息来刺激投资和消费,并且促进就业。
这个逻辑非常好理解,美联储疯狂加息的时候,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投资回报,都不如把钱存在银行的利息。
再加上美元世界货币的属性,全世界的美元都将回流到美联储。
这样一来,全世界的投资信心都会降低,市场和消费也将陷入疲软的状态。
而美联储降息后,全世界的活钱一下子就增多了,由于利息不高,大家的投资收益就够看了。
而且,市场上的钱流通起来,大家才能赚到钱。
我们今天的经济环境之所以这么差,就是因为美联储在去年的时候往死里加息,导致全世界的活钱都在疯狂的流向美国。
利息足够高,大家就会把钱全存到银行吃利息,市场的活钱减少,投资者的欲望也不高,就会造成市面上企业紧缩,大量的工作岗位消失。
降息则恰恰相反,世界上的活钱大幅度增加,借贷的风险和成本也会更低,市场上的投资会变多,也会催生更多岗位。
钱一旦流动起来,那大家就都能赚到钱了,这样一来形成良性循环,经济自然会好转。
但是,对老美来说,降息可并不是什么好事。
这不,这波降息之后,老美的股市迅速崩盘,道琼斯指数直跌1.5%,纳斯达克更是大跌超过2.5%。
巴菲特,马斯克等人都在疯狂的甩卖手中的美股。
这些巨头如此甩卖,必将引来许多投机者的跟随,甚至会引起资本踩踏。
但是对于美国来说,这已经是没办法的办法。
因为加息美联储已经加不起了,都知道加息能熬死其他国家,但美国如今债台高筑,可能是最先死的那个。
因此,老美只好先稳住现状再想办法。
美联储降息之后,世界其他银行也纷纷跟着降息,像科威特央行,中国香港金管局、阿联酋央行都紧跟降息。
因此,在未来,世界投资环境应该会出现回暖,活钱的增加会让投资者的信心增加,进而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
当然,降息也会造成世界资产价格增长,让房地产等资产再次涨价。
在这个过程中,人民币的操作空间会增加,但老美这波降息,其实也是治标不治本。
只要不解决压在头上的巨债,降息就是个无底洞,会逐步吸干美国的资产,让美国雪上加霜。
中国报道:美联储年内连续第三次降息,为何?